文 / 陳唐山
2022-11-13
中共二十大後,美國政府提醒我們,中國將會對台灣施加更大的外交壓力,外交部吳部長也證實了這個趨勢,可見我們確實應該審慎評估外交關係的現況,預先做好因應措施。
不久前,國際上有兩個針對南太情勢的研究報告,一個是美國和平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中國把太平洋島國看成具有重大戰略利益的地區,美國應該加強承諾,才能確保這個區域的緩衝地位;另一個報告是我國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和法國智庫湯瑪斯摩爾研究院的共同研究,也是強調中國在太平洋島國不斷擴大影響力,民主國家應該加強合作,才能因應中國的威脅。
這十幾年來,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建立很多軍事設施,把這個地區變成衝突熱點,引發周邊國家的緊張。隨著一帶一路的擴張,中國又把手伸到南太平洋,加上冷戰後的美國不重視這個區域,讓中國趁虛而入,我國在2019年也失去吉里巴斯和所羅門群島這兩個南太友邦,目前只剩下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吐瓦魯四個邦交國。
今年4月傳出所羅門群島跟中國簽訂秘密協議的消息,內容包括中國的船隻可以在所羅門進行後勤補給和轉運,甚至派軍警到當地維護治安,引起各國的緊張。其實,中國一直試圖跟所羅門買港口,各國都認為中國想在南太建立海軍基地。今年5月,中國外長王毅到斐濟主持「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還提出《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的協議草案,後來各國擔心引發新冷戰而沒有通過,但是中國的企圖心已經很明顯了。
中國是太平洋地區主要的經貿夥伴,也提供許多援助經費,一帶一路的合作項目更是涵蓋這個區域的十個國家;從很多跡象看起來,中國介入南太已經很深,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如果沒有採取積極的因應作為,恐怕不容易阻擋中國的擴張態勢。特別是中國如果在南太建立軍事基地,就會更接近夏威夷,這樣就不只是亞洲國家的問題,而是威脅到美國的家門口了。
所以美國也緊張起來,先是布林肯在今年2月出訪斐濟,這是36年來美國國務卿再度訪問南太國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接下來的6月,美國又成立「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 PBP)的集團,用來加強各國和太平洋島國的經濟聯繫。9月底,拜登在華府舉辦第一屆「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峰會」,各國簽署《美國–太平洋夥伴關係宣言》,美國還要增加8.1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展現出重視南太區域的態度。
由於中國擴張引發不安,南太重新進入歐美大國的視角,這個走向對於區域安全和台灣外交來說,可能有再平衡的作用,我們可以跟隨這股趨勢,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角色。特別是南太國家向來是我國展現外交存在的重點,在我擔任外交部長的時候,也拜訪過幾個國家,雖然現在只剩下四個友邦,卻是我國現存十四個邦交國中的重要象徵,我們應該善用長期累積起來的友誼,鞏固並擴大台灣跟南太國家的關係。現在,我們除了檢視過去經營南太關係的利弊得失之外,更要傾聽南太國家的心聲,持續拉近南島文化的親近感,並透過台美日的友好關係,一起幫助南太國家解決迫切的環境汙染和氣候變遷問題,打造更良善的互動關係。
這篇文章 名家 / 善用情勢經營南太關係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