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為影響台灣人健康的重要因子,肥胖不只影響外觀,內在器官也會因為肥胖導致肝膽胃腸疾病,常見包括脂肪肝造成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膽囊結石、胰臟發炎、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炎及巴瑞特氏食道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小腸微菌叢改變造成腹瀉、大腸憩室及息肉發生等。蟬聯40年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惡性腫瘤中,消化道癌症與肥胖相關的就包括有食道腺癌、胃癌、大腸直腸癌、肝癌及胰臟癌,我們不能忽略肥胖所造成的相關後遺症,應即早控制並預防疾病發生。
肥胖的控制,建議以漸進且天然的方式著手。也就是嘗試改變生活飲食及培養運動習慣來控制體重,然而,現代人工作忙碌且多有應酬,有恆心毅力地控制飲食及運動習慣非常困難,如果無法藉由作息調整控制肥胖,可以考慮藉由減重藥物進行治療。
身體質量指數BMI 27-32,可以胃鏡減重手術來減重
一般來說,身體質量指數BMI 27-32間的患者(正常值為18.5-24),除使用減重藥物控制外,也可以胃鏡減重手術來減重,包括肉毒桿菌注射術、胃內水球置放術以及袖狀縮胃成形術。以研究報導效果及持久性來說,胃鏡袖狀縮胃成形術的效果最好,其手術方法簡單來說是在全身麻醉的狀態下,利用經口胃鏡加裝「內視鏡縫合系統」由口腔進入胃中,將胃像荷包一樣摺疊縫合起來,在不用破壞切除胃組織腺體的前提下,達到像外科手術胃切除一樣將胃的容積縮小,減少食量及熱量攝取。
「胃鏡袖狀縮胃成形術」可降低約15-20%的總體重
研究數據顯示,「胃鏡袖狀縮胃成形術」可降低約15-20%的總體重,並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現象,外科局部胃切除減重術的效果相當,且可達成體表無傷口、住院天數短及恢復快的微創減重目標;然而,曾經接受過胃部手術、嚴重胃食道逆流或胃疝氣、活動性消化性潰瘍、食道靜脈曲張、上消化道結構異常、胃部腫瘤、克隆氏症、肝硬化、凝血功能異常、酒精或藥物濫用、精神疾病等,則不建議利用胃鏡縮胃手術來做肥胖控制的首選治療。
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曾有1位39歲女性病人,身高154公分,體重77.4公斤,身體質量指數 BMI 28.8,經過生活型態改變及胃內肉毒桿菌素注射術後,體重仍未明顯下降,但其合併有高血糖、重度脂肪肝及慢性肝炎狀況,因此安排胃鏡袖狀縮胃成形減重術治療。微創手術時間約80分鐘,術後第二天無任何不適後由口進食,第三天順利出院,於門診追蹤過程中合併減重藥物治療,食量明顯下降,不到半年身體質量指數 BMI 下降至24.7,同時血糖及肝炎指數恢復正常,精神體力變好,工作專注力及效率也因此提升,不僅如此,更讓原本不敢穿緊身衣的她對身材外觀恢復自信。
鍾承軒主任提醒,肥胖造成的相關慢性疾病不容忽視,我們應該即早控制體重,預防共病症發生,建議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運動,或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減重藥物;倘若仍無法達成體重下降的目標,建議可與外科或內視鏡醫師討論介入性治療方式,而自費微創經口胃鏡袖狀縮胃成型減重術,也是民眾可以考慮的最佳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