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林元輝》襻仔(phàn-á)與 宋襻(sòng-phàn)的正字

愛傳媒/ 2022.11.07 14:01

林元輝》襻仔(phàn-á)與 宋襻(sòng-phàn)的正字

林元輝》襻仔(phàn-á)與 宋襻(sòng-phàn)的正字

【愛傳媒林元輝專欄】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是敝臉友兼敝院廣告系第一屆院友,經常怕我無聊發霉,會出功課引誘我做。昨天又丟來一道題(見附圖1),問我以為然否?

 

日文維基百科記載Panasonic是1966年松下電器外銷版的品牌,內銷版叫ナションナル(National)。但台語phàn-á(就是附圖 1 所謂pana),早在未有Panasonic產品之前,就通用於世代台灣人之間,可見其說穿鑿附會。附圖1的版主不是盲從,就是瞎掰討拍。網路汪洋,什麼人都有,不值一哂,但莊教授追問「pana正字怎麼寫?」,由不得人不認真以對。

 

台灣子弟研究台語台文天經地義,所以也就花了點時間和心思,以祭無聊,順便跳玩莊教授挖送的天坑。

 

phàn-á除了附圖 1 版主寫「潘仔」,多見人寫「盤仔」甚至「盤子」,音義都不對,可謂荒腔走板。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寫「盼仔」,音對義不對,官版如此,草民欲哭無淚。

 

東亞大地,古來人穿衣,上衣多為交領斜襟,襟右掩者,稱右衽,見附圖 2;左掩者,稱左衽,見附圖 3。漢服、越服、韓服、琉服、和服為右衽,北方胡服為左衽。

 

交領右衽後來演化出有盤領(或稱圓領)、直領(或稱對領)之別。盤領右掩的衣襟直達右肩部,用布扣繫扎。直領兩邊衣襟近乎平行,唯末端仍是左襟掩右襟,無異今日西式襯衫模式。

 

固定兩襟用紐襻,紐以小布條捲成一丸,襻以絲線扎一圈套,古籍方俗志稱前者為牡,後者為牝,用現代白話講,就是公的和母的,如附圖 4 所示,左為紐,右為襻。「紐」現代人習慣說鈕釦,「襻」一般人已不會說,只剩裁縫界老師傅、製衣業耆老和台北圓環鈕釦街有歲數的業者還會說「紐仔襻」(liú-á-phàn)。

 

其實現代人仍經常聽和說「襻」字,只是都用引伸義,迥不知原意了。

 

襻,原意是線扎的布紐圈套,引伸了什麼?

 

一個洞(襻)任人(紐)套進套出,「好空」(hó-khang)隨便人家挖,就是「襻仔」(phàn-á),也有詞曰「宋襻」(sòng-phàn)。

 

親民黨捲起千堆雪期間,新聞媒體曾寫「宋叛」、「宋販集團」,明顯政治詮釋 ,當然不是sòng-phàn本字。

 

或曰宋是殷商之後,翦商之周,刻意霸凌被征服者,輒以宋人為愚。周世與春秋時期,宋人不必然憨愚,但不免有此形象,宋襄公之仁和守株待兔,都說宋人。

 

但三千年後的人還知周朝的宋人憨愚嗎?只怕於一千年前的宋朝人是愚是智都無概念了,所以此宋何解?

 

淺見應該是呂宋的宋,不是古宋國,不是繼唐之宋,更不是宋楚瑜(因為楚瑜未生,「宋襻」已行)。

 

呂宋是菲律賓最大島(見附圖 5),幾百年前起就不斷有閩南人上岸討生活,很多人經商致富。致富後衣錦還鄉探親或憑弔,鄉人稱之為「呂宋客」,或稱「呂宋龜」,因為看來都很有錢。其實未必都有錢,但不免當鄉人面炫耀過得好,出手大方,即閩台語彙所謂「大手大腳」,難免引人覬覦,想騙他們的錢。乃有「摃呂宋龜」(kòng Lū-sòng-ku)、「摃宋襻」(kòng sòng-phàn)、「摃襻仔」(kòng phàn-á)等隱語。

 

僑鄉語彙「呂宋客」自然變「憨呂宋客」,簡稱為「憨宋」,極致發展,「宋」就有愚傻、凱子的寓意。

 

閩台語言「宋」往往是「呂宋」簡稱,證據如1578定稿、1596刊行的《本草綱目》記載從呂宋進口的蝦米稱「宋米」,並解釋「凡蝦之大者,蒸曝去殼,謂之蝦米。」

 

所以拙見寓意為傻瓜、凱子的phàn-á,本字是紐襻的「襻」。至於sòng-phàn的sòng,則是呂宋的宋,語源在閩南。歡迎閩南與南洋桃李切磋。

 

 

作者為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 原文見作者臉書,經作者授權刊登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