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指出,縣府一直積極推動新住民閱讀,提供新住民學習及情感交流的管道,透過新住民親子創作繪本研習課程,引導鼓勵新住民透過閱讀與創作分享家鄉故事,透過畫作及雙語的故事來表達多元文化的豐富性與主體性。
為了培養新住民及其下一代的閱讀能力與習慣,文化觀光處於三樓分區資源中心設置多元文化專區,購置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多國語言書籍共計3,000多冊提供借閱,並製東南亞七國語言(泰國、越南、印尼、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借閱證申請表和館藏借閱規則,歡迎新住民朋友多加運用。
陳璧君表示,新住民姊妹親子共創繪本書,讀書會過程不僅增加親子共讀時光,更讓縣民及小朋友更加認識其媽媽的家鄉文化與生活環境,為增進民眾親子互動,將於12/10上午8:45-12:30在文化觀光處迴廊辦理【大家一起來說故事比賽】,並鼓勵新住民報名,只要父母其中之一為新住民即可參加,不限使用新住民語言說故事,邀請大家踴躍報名並且帶全家來為小朋友加油,留下與自己親愛寶貝的兒時美好回憶。
印尼謝夢音與陳莎莉說,印尼蠟染始於17 世紀爪哇島中部,那時王室建立禁紋的傳統,透過紋飾規範來顯示不同階級的穿著,印尼的蠟染服飾稱為「Batik」,音譯為「巴迪衫」,被許多人稱為「印尼國服」,印尼人從出生、婚嫁、喪禮等重要儀式中都會穿著,更將每個禮拜五定為蠟染服飾日,印尼蠟染也於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印尼潘寶蓉說,印尼人在1920年就知道利用石臼來研磨香料,把相關的香料與各類的堅果搭配一起研磨,使其瞬間散發最原始的香氣,讓我們的美食增添濃烈的色香味特色。
圖:新住民朋友們分享繪本的喜悅。(記者廖承恩翻拍)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