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跨域2-當燭光遇上藝術創作的火花

大台灣旅遊網/蔡聰挺 2022.10.31 22:11
當清大研發、專利持有的全方位友善燭光光源,結合清大藝設系大師的巧思創作,成為舒適身心、觸動心靈的「燭光藝術」,2022年10月31日上午一場燭光與藝術的對話,開啟身、心、靈的感動之旅,創作首展在清大南校區展出。展期從10月31日至11月11日止,不含週休二日;共計展出四件蕭教授的作品,與一件梁教授的空間裝置作品。


  由清大工學院材料系周卓煇教授,偕同清大藝術學院副院長蕭銘芚,與藝設系梁莉苓副教授,開啟『跨域2-與燭光的藝術對話』策展,在清大南大校區藝術與設計學系「跨域-創作實驗空間」展。10月3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由清大材料系周卓煇特聘教授、藝設系梁莉苓副教授、藝設系謝鴻均共同召開藝術展記者會。

  為激盪出原創且世界領先的研究,清大校方,積極推動跨域跨院之合作;在「競爭型/傑出研究團隊計畫」支持下,開展了工學院與藝術學院的交流、合作;此次的「與燭光的藝術對話」,將為跨域合作,樹立典範。

  大家還記得201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所收藏梵谷等人的畫作,被藍光給褪了色,震驚了全球藝術界。這說明了,無藍害的光源,非常重要。此次的「燭光藝術」,便是讓無藍害燭光光源,成為藝術作品的主體、原創的關鍵元素之一。清大工學院周教授所研發,全方位友善、無藍害的燭光光源,再經由清大藝術學院兩位大師-蕭銘芚副院長與梁莉苓副教授,巧妙、精湛的設計,透過玻璃素材與複合媒材,第一次向世界展現此等原創、藝術創作、裝置藝術。引領人類重視藍光對人體、藝品的影響。

  清大藝術學院蕭銘芚副院長表示,無光害是燭光最大的特點。融入燭光可以使得作品更有溫度,彰顯對人、對環境的『友善』、『關懷』,以及『愛』。工藝的本質,為生活實用,因此,創作靈感,大多源自於日常生活及周遭的環境。此次作品當中,《追根究底》這件作品代表:凡事除了力求紮根之外,強調學習與研究的精神;這也是在創作時,秉持的精神,也正因如此,才能將燭光完美地融入到他的藝術創作當中。

  這次展出的四件作品,就是將無光害的「OLED燈」導入玻璃工藝創作之中,提供夜間微亮照明的「創意OLED安全夜燈」;日間在外部光源之下所呈現的是工藝作品,而在夜間的「OLED燈」內部光源之下,就成為兼具實用與美觀的「安全夜燈」,更符合工藝本質的「生活實用」。

  清大藝設系副教授梁莉苓表示,針對這次進階合作,期許能深入跨域雙方的共同理想,即希望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與幸福感。因此,創作過程中,回顧疫情、戰爭、天災等頻繁發生的世局,希望作品可以為世人帶來祝福。作品《逐光行:致2022》,以三件融入燭光光照的創作-家歸、遠行、希望之光,共同組合成一件空間裝置的作品,將令人感到安心的「燭光」溫暖特質,視為帶來希望的引導力量。

  清大周教授表示,展出的作品除了藝術欣賞,更有教育功能,讓人了解光線對人體及環境的影響,如果企業、公司、學校有適當的空間可供佈展,可以洽清大工學院周教授、藝術學院蕭副院長。

東遊新竹風城:http://300.tw.tranews.com/
大新竹旅遊網:http://hsinchu.tranews.com/
大台灣旅遊網:http://tw1.tranews.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