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薛子隨筆》談工程師治國與桃園選舉

優傳媒/ 2022.10.31 17:12

第一條路,是加强桃園的“國門建設”;第二條路,是繼續搞一些不切實際的豆腐渣工程。我們需要的是脚踏實地,致力於建設鄉土的“工程師”;不是爲人兩套標準,專業於“巧言、令色、鮮矣仁”,整天只會耍嘴子的齷齪政客。(圖/取自網路)

 

作者/薛中鼎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在某地,有座美麗的高層建築完工。幾位專家,藝術家、財務專家、律師、工程師、一起去參觀。

 

藝術家讚嘆這個建築何其優美;財務專家關心這個建築的費用是多少;律師關心哪裏可以挑出毛病,進行抨擊與訴訟;工程師關心這個建築是如何建造的,是否有最好、最安全的設計與施工。

 

每個行業的人才,都有他所經歷的訓練,與關心的焦點。工程師最關心的是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何進行與推動,各項建設工作。

 

我們可以這樣説,工程師的思維,是正面的、是“建設導向”的、是推動城市進步的。相對而言,律師的思維,可能是負面的、是“爭議導向”的,是“爭議越多,形勢越亂,越有錢賺”。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台灣的經濟起飛,靠的是什麽樣的人才。

 

1.台灣的工程師治國

1949年國府遷台,記取大陸經濟失敗的慘痛教訓,致力於推動台灣經濟建設。當年國府推動國家建設的歷任經濟部長,有1954年的經濟部長尹仲容,是上海南洋大學電機系畢業的;1958年經濟部長楊繼曾,是德國柏林大學機械系的;接著的經濟部長是台灣高科技之父李國鼎,是中央大學物理系的;再來的孫運璿,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

 

孫運璿早期是台電總經理。他上山下鄉,為全台灣,建立了完整的供電系統。台灣的產業發展,因爲他,才有了可靠、充分與低成本的電力供應。

 

孫運璿之後的經濟部長,是清華化學系的張光世;之後是武漢大學機械系的,外號“趙鐵頭”的趙耀東。再來就是西南聯大化學系畢業,1988年卸任的李達海。

 

從1949年台灣的經濟困難時代,一直到1988年蔣經國逝世,四十年來,台灣的經濟,一直維持有效率的運作,與高度的成長。從振興農業、農產加工、進口替代、加工出口、鼓勵引進外資、十大建設,到發展高科技,歷任經濟部長,都是理工科出身。

 

這些有科學與工程師背景的治國人才,脚踏實地,努力建設台灣。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規劃前景,一步一脚印,把台灣推向四小龍之首,創造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奇蹟。

 

新竹科學園區,也是在李國鼎與孫運璿的規劃與推動之下,才得以成立的。李國鼎與孫運璿,當年力邀張忠謀回國,並且鼓勵與安排張忠謀先生創立了台積電,才有了今天台灣的“護國神山”。

 

談到台灣的經濟成長,我們都應該懷念與感激,那段工程師治國的奮發歲月。

 

工程師治國的良好績效,不單是在台灣引人注目,在對岸的中國大陸,也不遑多讓。

 

2.中國大陸的工程師治國

早年中國大陸以意識形態治國,國家的統治者,或者是“老革命”,或者是“馬列主義思想專家”,有所謂的《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的説法。結果是國家年年搞鬥爭,經濟發展滯後,人民一窮二白,嚴重落後於台灣。

 

1978年底,鄧小平掌權,決定了“改革開放”的治國方針,鄧小平後來選定的接班人,是上海交大電機系畢業的江澤民。

 

此外,鄧小平還選定了江澤民之後的“隔代接班人”胡錦濤。胡錦濤北京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也是工程師出身。

 

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他制定了“對内改革,對外開放”的國家發展大方向;重要的是,他還選定了江澤民與胡錦濤兩位“工程師”,作爲他逝世之後的國家領導人。

 

依據大陸體制,江澤民可以幹十年;胡錦濤又再幹十年。鄧小平的接班人安排,等於是給了中國,至少二十年的時間,由“工程師”的思維與專業訓練,來好好治理這個國家。

 

鄧小平是個偉大的政治家。他確定了正確的治國方針;也安排了他身後二十年的“工程師治國”,以確保他的政策,得以穩定執行。

 

今天的習近平,是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的。也可以説,延續了鄧小平“工程師治國”的傳承。

 

台灣工程師治國的成效於先,中國大陸隨之於後。鄧小平很可能,是從台灣兩蔣時期“工程師治國”的成功經驗,得到了啓發。他才會“欽點”江澤民與胡錦濤兩位理工出身的人才,作爲在他逝世之後,治理中國的最高領導。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號稱“基建狂魔”。標誌中國大陸的“工程建設”能力,世界第一,乃謂之“狂魔”。

 

美國哈佛大學名教授“格雷漢.艾利森”(Graham Allison),首倡“修昔底德陷阱”理論。他在一次演講中指出,在中美競爭中,中國在很多領域已超越美國,是世界第一。

 

他説,美國設想要建高鐵,連接舊金山與洛杉磯,距離500 英里,已十年而未成。在同一時段,中國已建成並通車 16,000 英里的高鐵路線。

 

中美兩國在“基建”成效方面,差異巨大,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一是“以工程師理念治國”,一是“以政客理念治國”。

 

工程師的訓練,是講究實際。工程師不會以花言巧語騙人,但是工程師會努力的以科學精神來解決問題,爲社會進步,做出具體貢獻。

 

海峽兩岸,工程師治國的績效,在過去與現在,都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3.桃園的選舉

這次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先生,是位很優秀的工程師,求學資歷完整,實務經驗豐富。

 

桃園北接首都台北,南臨高科技中心的新竹。桃園機場也是台灣進出國際的樞紐與門戶。桃園需要的是一個“建設導向”、“推動城市進步”的市長。

 

這次選舉,桃園正面臨一個轉折點,桃園有兩條路可以選。

 

第一條路,是加强桃園的“國門建設”,把桃園拉到一個更高階的位置。使得桃園的可見度與國際知名度,企及臺北;使得桃園的高科技含金量,追上新竹。

 

第二條路,繼續搞一些表面好看,不切實際的豆腐渣工程。譬如桃園的羽球館,新竹的棒球場等。浪費了納稅人民的錢,完全經不起任何風雨的考驗。

 

我們需要的是脚踏實地,致力於建設鄉土的“工程師”;不是爲人兩套標準,專業於“巧言、令色、鮮矣仁”,整天只會耍嘴子的齷齪政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