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東海大學〈藝境.異遇〉AVR視覺展 復活科博館古象化石

威傳媒/編輯中心 2022.10.21 17:39
科博館館長焦傳金、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等各領團隊出席剪綵。(圖/陳惠玲攝影)

【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

  東海大學融合AI科技發展藝術創作,結合VR、AR、AI和裝置藝術,搭載5G即時GPS定位與虛擬互動,讓科博館典藏的古菱齒象復活,並漫步在東海大學校園內,與觀眾異地相遇。

  科博館即日起展出東海大學〈藝境.異遇〉AVR視覺成果展,該展為5G數位內容跨域應用加值計畫,由文化部指導,東海大學、科博館聯合主辦,東海大學創意學院、工學院聯合策展,今(21)日上午在科博館「蒐藏密室」舉行開幕展儀式,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學務長龍鳳娣、雲創學院院長兼AI中心主任羅文聰、創藝學院教授暨計畫執行設計總監陳國輝,以及科博館館長焦傳金、主任秘書葉慶隆、科學發展傳播中心研發長張鈞翔等人出席剪綵。

科博館館長焦傳金、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等各領團隊出席剪綵。(圖/陳惠玲攝影)
科博館館長焦傳金、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等各領團隊出席剪綵。(圖/陳惠玲攝影)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此次由校內創藝學院與工學院聯手,運用人文藝術的美學與當代的數位科技跨領域交流,結合5G快速傳輸、高流量與多連結的資源技術,實現實體與虛擬世界之間的比對與轉換,對於強化校園創意設計人才的育成,與推進學用合一的理念,有遠大的幫助。張國恩說,透過展出也能看到藝術家與科技人,在AI時代發揮更多的創作能量,為台灣在AI+ART的領域開創新局面。

科博館展示「古菱齒象骨架」(圖/陳惠玲攝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指出,古菱齒象骨架是經由一系列的研究與比對分析,將原先零散、殘缺的古象化石重新組裝、復原,再經過鑄模、翻製及裝架等繁複工序,耗時近3年才完成。焦傳金說,科博館投入展場數位服務多年,持續發展AR、VR、機器人等創新科技體驗,本次特展不僅貼近科技趨勢,也與校園深入交流,期待更多學生發揮所學與產業接軌。

「藝境•異遇」_透過AR科技讓小象與觀眾互動,並帶領走進科博館展場。(圖/東海大學提供)
「藝境•異遇」_透過AR科技讓小象與觀眾互動,並帶領走進科博館展場。(圖/東海大學提供)

  策展人林文海因確診居隔採視訊線上分享,他表示,此次東海大學與科博館密切合作,跨域整合藝術文化、科技、教育等三向度,結合「藝境」所呈現的「現場」線下展覽,與「異遇」呈現的元宇宙概念線上虛擬互動策展。不僅將古菱齒象透過光雕空間與錯位藝術的交織,展現創意設計與藝術的底蘊,更讓古菱齒象復活,漫步於龍蟠大草原、浩瀚星空以及東海大學校園內,以場所的轉換與群眾異地相遇。

展覽現場-透過光雕空間與錯位藝術交織而成的古菱齒象(圖/陳惠玲攝影)
展覽現場-透過光雕空間與錯位藝術交織而成的古菱齒象(圖/陳惠玲攝影)

  科博館科學發展傳播中心研發長張鈞翔,是古菱齒象研究領域專家,也是東海大學校友,他說,現場展出的化石很多是由他早期出海打撈而來的,曾夢想讓這些化石活起來,去年林文海教授提出藝術結合5G科技展示的概念,讓這些館藏單純作為研究之用的化石有機會呈現。很榮幸參與將自己研究領域和母校的計畫結合,希望能讓更多民眾走入科博館認識古菱齒象、認識東海大學。

  該展覽區域劃分三個體驗區,第一體驗區以app/AR體驗;第二體驗區/AR互動路徑走道區;第三體驗區/化石標本/VR互動體驗區。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

延伸閱讀:

  1. 東海大學「花舞再現畫展音樂會」友達光電WOW SAX樂團獻藝
  2. 台中五權社大成果 展現共學喜悅
  3. 歌劇院2022台灣國際藝術節 結合科技與藝術為策畫主軸

熱門關鍵字:

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