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108 年新確診血癌的人數相較十年前成長 43%,被列為男性第九大癌症,顯示血癌的威脅持續增加。不過,目前的藥物發展已十分成熟,醫師指出,穩定服藥便有機會與疾病共存!
血癌又稱為白血病,依據異常增生的種類與發病程度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急性淋巴性(ALL)、慢性淋巴性(CLL)、急性骨髓性(AML)、慢性骨髓性(CML)。其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確診人數近年攀升較為明顯,短短四年就成長了 1.5 倍。
好發於男性且症狀難以察覺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啟誠說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 40 歲至 60 歲男性,因為基因變異,導致染色體轉位形成費城染色體,進而造成白血球異常增生。
李啟誠指出,白血病症狀包含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和脾臟腫大等,然而初期症狀難以察覺,導致半數以上的病人延誤治療時機。
口服標靶藥物阻斷癌症基因活性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分為三期,分別是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期,絕大多數患者在這三個階段都是以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為主,有助於迅速控制病情。
侯信安說明,目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發展已十分成熟,可以有效地阻斷癌症基因的活性,來抑制癌化的白血球增生,根據研究顯示,目前的口服標靶藥物可使疾病緩解率達9成以上,並達成五年存活率9成,可見與疾病長期共存的可能性。
自行停藥恐惡化為急性白血病
侯信安表示,臨床上偶爾有患者治療穩定後,或是面臨頭痛、腹瀉、噁心、貧血或水腫等副作用時,就自行減量停藥,但是任意停藥可能導致生存率大幅下降,甚至危及生命,若沒有及時恢復用藥可能會導致疾病失控惡化為急性白血病。
所以他呼籲患者切勿任意自行停藥,只要與醫師反應並討論後續治療策略的調整,同時監控疾病控制情形,大部分的副作用都可以得到改善與緩解。
侯信安提醒,持續治療能達到深度治療反應,進而降低疾病惡化風險,因此「規律治療,穩定服藥」就是控制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情的關鍵!
文/胡巧郡、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