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到底我是什麼人?

優傳媒/ 2022.10.21 10:04

晨星出版社出版「媽祖林默娘」書之封面。(圖/摘自網路)

 

作者/林明美

 

姊姊、堂姐妹、表姊妹的姓名中間都是「麗」字,只有我一人不是,小時候常常懷疑,我到底是不是媽媽親生的?不聽話時,媽媽一生氣也常罵道:「這個阿妹子是垃圾桶撿回來的」,甚至還抱怨「早知道這麼不乖,當初不如生個雞蛋,還可以煎來吃。」。

 

福佬人?媽祖轉世?

所以,我到底是什麼人?一直感到疑惑。

 

還好阿嬤提過,我們家三個小孩都是在節日出生的,有關公生、有尾牙生,而我是媽祖生那天。咱家姓「林」,又是祖籍來自「福建泉州」的「福佬人」,又是媽祖生,所以有一度曾猜想我可能是媽祖「林默娘」轉世,重新回到人間,準備執行某種神聖任務。

 

這個想法,確實曾經安慰過懷疑是「垃圾堆」撿回來的苦悶。

 

稍微長大一些,上了學,有了知識,再看著自己長相越來越像阿母的眉眼,慢慢了解這些不過是荒謬的童年困惑。

 

日本人?

小時候,家住在熱鬧的市區,同學們幾乎都是福佬人,除了在學校必須講「國語」,否則會被老師責打外,鄰里親友間都是福佬語(亦稱閩南語)的環境。至於家族長輩們,因為多是受日本教育,言談中,總是福佬語夾雜關鍵詞的日語混用。

 

比方家裡要一起去參加某個重要場合,阿母會說:「去告訴你阿爸,要穿シャツ(shatsu,即shirt,襯衫),打ネクタイ(nekutai,即necktie,領帶)。」,「阿妹子,阿母要出去,去幫我拿ハンドバッグ(handobaggu,即handbag,手挽包)」。

 

親愛的讀者,您看得懂這句話的意思了嗎?這是我們那40、50年代福佬家庭出生孩子家中的通用語。現代的年輕人不知道,搞不好還以為我們在打什麼通關密語呢!

 

至於我和眾堂表姐妹們不同的姓名中間字,其實也形成一個有趣的結果,原來我的全名,也可以說是日本名,谷歌網站上查到的林明美,其實是個頗受歡迎的動畫美少女呢!

 

林明美是日本動畫《超時空要塞》以及美國改編版《太空堡壘》的女主角,1993年出生於大阪橫濱。(圖/摘自網路)

 

真不知道當時阿公幫我取名時到底在想些什麼!

 

阿母和她的朋友們,日語總是只用在每句話中的關鍵詞,這個後遺症導致我到現在都無法準確地說出一句句流利的日語。不過當然,日常用語的日語單字,那可也是我的母語之一,發音應該不錯,用來唬唬小日本人,那還是勉強夠用的。

 

外省人?

上了中學,老師、同學多來自大陸各省,不再局限於小鎮的單純。尤其是各科老師南腔北調的鄉音,很難聽懂,和昔日小學老師滿口台灣國語大異其趣。當時覺得外省人好像高人一等,因而心中總是很羨慕外省同學,常常學著廣播電台中主持人北平腔的語調,捲起舌頭學當播報員。

 

1975年,中國廣播公司成立調頻台,開設「感性時間」,晚上10點開始,主持人李季準低沈且富有磁性的聲音,風靡一時,成為年輕人的偶像。(圖/摘自網路)

 

阿爸先祖,在乾隆10年(1745),自福建泉州渡海來台,先祖們說的是「福佬語」,血液中流的是廣義的「外省」血脈。而我們從6歲入小學開始,學校就規定只能說國語,嚴格禁止用母語交談。所以,我的主要母語程度相對很差,逗留在小學入學前的童稚程度,甚至常被人懷疑不是本省人。

 

哈哈!應該是那些年對著收音機捲舌苦練的後果吧!

 

客家人?

其實,還有「客家」。

 

我們居住的鎮上雖然大多是福佬人,但是鄰近有很多客家鄉鎮,二者之間,各用各的語言,各過各的生活,河水不犯井水,交集不多,因而彼此認識也不多。小時對客家的印象,多數來自阿母和大伯母。

 

大伯母是客家人,和阿母兩人都是能幹的林家媳婦,妯娌間自然不很和睦,阿母私下叨念起來也不容情,總是「客婆」長、「客婆」短的。因此,童稚的印象中對客家人的印象還挺偏頗的。

 

後來隨著時代進步及多元社會的發展,客家文化受到重視,帶動許多調查研究。原來「台灣客家人」指的是,1949年前遷徙來台的客籍人士及其後裔。包括來自閩西汀州府的汀州客、漳州府的漳州客、潮州府的饒平客,及廣東嘉應州的四縣客、惠州府的海陸客等,是臺灣第二大族群,其中以來自廣東嘉應的四縣及海陸最多。

 

此為台灣客家基本法定義之客家人分佈比例圖。台灣客家總人數約466.9萬,佔總人口數將近兩成。分佈最多的五縣市,分別為新竹縣、苗栗縣、桃園市、花蓮縣及新竹市。其中新竹縣、苗栗縣超過三分之二的縣民為客家人,其他三個縣市則是超過三成以上為客家人。(資料摘自2022年客委會調查報告,圖片摘自客委會網站)。

 

一般而言,客家人多居住於純客聚落,也就是我們常稱的客家鄉鎮,比較為人知曉的,比如桃園中壢、楊梅、平鎮;新竹新埔、關西、北埔;苗栗頭份、頭屋、三灣、獅潭;台中東勢、新社,及高雄美濃、屏東內埔、花蓮玉里等數十鄉鎮。

 

至於人數較少的漳州客,多數來自詔安、平和、南靖三縣,在原鄉時就和福佬人比鄰甚至混居,互動密切,很多人原本就具有雙語能力。來台後,為生活便利,也多混居於福佬人聚落中,又稱為「福佬客」。但因長期使用「福佬語」,原本使用的語言多已式微。

 

「漳州客」中的「詔安客」多居住在桃園大溪、大園、中壢、八德,南投中寮,花蓮吉安,宜蘭壯圍,雲林崙背、台東太麻里等地。

 

「開口獅」是重要的「詔安客」文化特色,且有清楚的文化脈絡。相傳清道光年間,因為搶匪出沒,來自福建省詔安縣的雲林縣詔安客庄廖姓族人特意返回原鄉,延聘武師來台教授武藝「布雞拳」及「金獅連連開嘴獅」獅套,因而流傳至今(圖文改寫並摘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阿母的母家就在桃園八德,是來自漳州的「詔安客」。外公生前會說詔安話,也會用詔安語寫詩詞,但為便於融入當地社會,日常溝通與子女教育使用福佬語與日語,對於「詔安客」的身份隱而不宣,除了年紀較大的舅舅外,其他子女其實不清楚,多以為自己是福佬人。

 

沒想到!隨著政府的政策及社會的認同,阿母過世後,外公「詔安客」的隱藏版身份曝光。這才知道,原來阿母也是道道地地的「客婆」!

兩妯娌爭了一輩子,什麼「客婆」,什麼「福佬婆」,阿母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也因此,「客家」對我而言,反而是神秘的族群。高中時,有一次應邀到苗栗客家同學家中玩。一進入村子,新鮮極了,一派農村景象,來往的村民操著完全聽不懂的「客語」,彷彿走入另一時空,又彷彿進入「桃花源」。

 

那是我成長中,感受很深的「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

 

至於英語,在我們這一代人中,自然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成長經驗,那有趣的故事可多了,容下次有機會慢慢道來。

 

原住民?

阿爸家族世居的南崁蘆竹「坑子」村,是著名的平埔族南崁四社所在地之一,源於對原住民的興趣,以往我也曾追問過伯父,想尋找先祖與原住民血緣的聯繫,可惜答案是否定的。

 

不過,在大學及攻讀研究所期間,因為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的關係,有一段時間常待在花蓮阿美族部落,對族人有高度認同感。在家中飯桌上,更常興奮的對孩子們說起部落的種種,也常會秀幾句學來的阿美族語。

 

1978-79年間,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工作時期,常駐花蓮馬太鞍部落及高寮部落,進行系譜調查,此為高寮部落豐年祭照片,敬酒者為作者。

 

可能聊的太生動了吧!沒想到有一天,讀高中的大兒子,居然十分困惑地問我:「媽呀,到底我們哪一邊的親戚是阿美族人?」,我一愣,哄然大笑!這孩子,原來也有尋根的困惑啊!

 

在福佬人、日本人、客家人,甚至原住民的身份外,老公是外省來台的父親與台灣母親的後代。婆婆母家在基隆,看著她比一般人大了一些的鼻子和白皙的皮膚,不禁合理懷疑是否有西班牙人的血統?

 

天哪!再追下去還得了!我只有告訴孩子,管他什麼來源,從生物學的演化看來,純種的生物容易滅絕,混種的反而較易生存。

 

我們其實就是由這座具有豐富自然、人文生態的寶島台灣,孕育出來的「黃金人種」。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熱門關鍵字:

談古論今 -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