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最近陸續有許多新研究指出,糖尿病可能也是長期新冠症候群其中之一。新冠肺炎確診者與未曾染疫者相比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較高,中醫師提醒,確診康復者務必謹慎注意身體變化。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表示,糖尿病之所以發生,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異常,導致胰島素無法攜帶葡萄糖進入細胞儲存,使得葡萄糖在血液中累積,血糖值因而超過正常值。
她進一步說明,患者最常出現的自覺症狀為「三多一少」,包含:吃多、喝多、尿多,以及體重減少,若再加上隨機血糖值大於 200mg/d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此外,臨床的抽血數值若發現糖化血色素大於等於 6.5%,空腹 8 小時血糖大於 126mg/dL,或是口服葡萄糖後 2 小時血糖大於 200mg/dL,同樣也可診斷為糖尿病。
賴睿昕指出,糖尿病若是置之不理,會讓病程持續惡化,進而可能出現合併症,如神經病變、眼睛病變、腎功能降低等不可逆的情況,因此,最好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先辨明上中下消,對症下藥更精準
黃帝內經《素問 . 奇病論》中提到「消渴,因飲食不節,恣食肥甘厚膩所致,以中焦熱盛,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為特徵的病證」,與糖尿病相當類似,而消渴症所涵蓋的範圍更加廣泛,雖不能劃上等號,但可做為臨床治療方向參考。
賴睿昕提到,消渴症的病因機轉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素體陰虛,再加上飲食失節、情志不調或勞慾過度所導致,並依影響到肺、胃、腎 3 個臟腑的情況,區分為上消、中消及下消,以利評估病位及病情走向。
若屬於「上消」,也就是肺熱津傷型的消渴症,會以「多飲」為主,患者會經常感覺口乾舌燥,飲水增多卻不解渴;治療上,可以使用消渴方加減沙參、麥門冬去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中消」則是屬胃熱熾盛型的消渴症,則以「多食」為主,病友會經常感到飢餓,吃很多食物體重卻沒有隨之上升,同時也容易便秘,此時,可以使用玉女煎加減方,有助於清胃瀉火,養陰生津。
「下消」則是腎陰虧虛型的消渴症,以「多尿」為主,還可能伴隨尿濁、腰膝痠軟、形體瘦弱等,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有助於滋陰固腎。
賴睿昕提醒,許多「下消」是由於「上消」和「中消」發展而成,類似於糖尿病的後期,患者的體質中的氣陰虧虛的程度,以及是否久病出現瘀象,也需一併考量處理。
避開飲食地雷要,食療+穴位助控糖
無論是糖尿病前中後期的患者,飲食的控制都要相當注意,建議可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以及清熱生津的食材,像是苦瓜、冬瓜、山藥、薏仁等;避開高糖、高脂及精緻澱粉,同時也要小心加工食品。
此外,進食的順序也很重要,建議可先吃高纖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再吃全穀雜糧類,不僅可讓血糖不會波動太大,也比較能夠有飽足感。賴睿昕進一步提點,也別忘了維持規律的運動與作息,才能夠從根本去調整。
賴睿昕提供一道簡單的中醫食療,可讓糖友參考食用;以及幾個保健穴位,透過每日自行按壓,不僅可以減緩消渴的症狀,也能夠幫助血糖的穩定。
枸杞炒苦瓜
★材料:枸杞 10〜15 克、苦瓜 1 小條
★做法:
1.將枸杞和苦瓜洗淨,苦瓜剖開去籽並切片,放入沸水中焯燙 1 分鐘撈起淨泡冷水,可去除苦味同時保留脆嫩口感。
2.將苦瓜放入油鍋中炒到個人喜歡的軟硬度後,加入枸杞及適量的鹽一同拌炒便可起鍋。
★效用:苦瓜味苦性寒,可治熱病煩渴;枸杞味甘性平,可滋補肝腎之陰,兩者搭配起來滋陰清熱的效果頗佳。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苦瓜中含有可促進醣類分解,輔助降低血糖;枸杞則含有枸杞多糖,有助於控制血糖、血脂。
穴位按摩控糖
- 承漿穴:下唇下方正中凹陷處
功效:承漿是任脈的穴位,按壓此穴可減緩糖尿病患者煩渴的症狀 - 內庭穴:足背第二三指間,交界處往上凹陷處。
功效:內庭穴屬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按壓此穴可瀉胃熱,減緩胃陰的損耗,並控制食慾,減少飢餓感。 - 然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前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即是穴。
功效:然谷穴是腎經的縈穴,能有助於升清降濁,補充腎水。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黃懷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