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怡陵 圖/黃基峰、freepik
近年每到夏天,高溫或豪大雨警報屢屢創紀錄,面臨越來越多極端氣候的挑戰,「看天吃飯」的農業是首當其衝,也不時聽聞農民因暴雨受災,農作毀損慘重等報導。然而,這些看似來自天上的難題,卻很有可能透過地面的土壤來解決。
健康土壤保障糧食生產 更能調適氣候變遷
長年推動友善耕作、有機農業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在2021年成為聯合國「千分之四倡議聯盟」的一員。「千分之四倡議」主張對抗土壤劣化,認為只要每年提高土壤碳素含量達 4‰,就有機會逆轉地球暖化。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同時也是行政院淨零碳排路徑專案工作小組「負碳技術工作圈」的成員,對於國際趨勢、台灣政策和農業現場有全面性的了解和見解。
蘇慕容表示,土壤健康談的不是空泛的永續概念,對作物、人類和環境都有實質的助益。「對農民來說,在極端氣候下的強降雨或乾旱時期,通常越健康的土壤,所長出來的作物越能耐受這些嚴苛挑戰。而對消費者來說,可以保留更多的土壤維持糧食生產,這些土地也可以留存到後代。」此外,健康的土壤生產出來的作物,還可以讓食用的人類、動物獲得更正面的營養價值。
好的土壤管理,有助於減排、增匯
不只有利於糧食生產,健康的土壤還能有助於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負碳技術工作圈」設定在204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增匯等多項目標,都與土壤的永續管理有關。
舉例來說,濫用化學農藥和肥料等石化製品不只導致土壤結構被破壞、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問題,在製造、運輸和施用的過程,都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若能增加有機、友善耕地的面積,不僅有益於土壤有機質的累積以維持土壤健康,同時可以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的目標。
▲友善環境耕作方式重視生物多樣性與土壤健康,有助於固碳。
「雖然2019年就已經施行《有機農業促進法》,不過有機農業最初發展的重心是在食品安全跟生物多樣性上。」蘇慕容表示,若要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的目的,還需要做進一步調整。將透過低碳農糧生產模式、負碳農法、農業剩餘資材的循環利用等方式努力,並藉由低碳永續循環的示範性場域,將優化的農耕模式擴散到台灣各地。
蘇慕容進一步舉例說明,在台灣現行的農業耕作方式中,急需要盤點耕作流程可以改善的機會。例如,微生物在水田無氧環境下分解有機物所產的甲烷,可以從降低水位、減少淹水頻率等方式著手,來減少甲烷的排放。減少土壤翻動、增加敷蓋作物等方式,也是可以改善的眾多作法之一。
▲土壤管理得當,有利於建立平衡的生態系統,幫助作物健康生長。
氣候變遷是近年全球面臨的共同難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和政府等相關單位持續檢視。優化現有農耕方法,讓農業不僅照顧糧食安全,也能做到消極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地碳匯的目的。從土壤管理著手,便是通往淨零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
◎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季刊 第70期 封面故事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