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左胸發現「小鋼珠」竟是乳癌二期!幸好用「這療法」不用切除乳房

優活健康資訊網/ 2022.10.05 15:00


笑臉迎人的Tracy是一位美麗、幹練的主管,身為職場女強人的她,因為高壓又快節奏的工作中忙碌,一直沒時間定期乳房篩檢,3年前40歲出頭的她,有天無意間摸到左胸有個小鋼珠大小的腫塊, 2020年竟確診為乳癌,當下覺得人生像被判了死刑。



機警的Tracy在第一時間發現腫塊時便立即就醫做乳房超音波檢查,但初步判斷無礙,繼續追蹤。隔年4月又摸到第二顆腫塊,2個月後,腫瘤迅速長至約2公分的小方塊。 2020年7月醫師為她觸診、做超音波與乳房攝影及粗、細針抽取細胞切片等,確診罹患HER2陽性乳癌第二期,腫瘤3.1公分且轉移淋巴結。

延伸閱讀:
罹患「這種乳癌」高復發風險怎麼辦?醫揭術後「1+1」能救命



「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

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幾乎是所有罹患乳癌者的心情,Tracy同樣也是如此。在面臨治療選擇當下難以抉擇時,因為醫師一句話「有機會保留自己的乳房」點醒,讓她決定做局部切除手術。

Tracy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化療加上雙標靶治療,原先3.1公分的腫瘤成功縮小至1.3公分,後經乳房保留手術並積極配合完成後續標靶藥物療程,目前術後預後良好。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乳癌長年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 ,不僅如此,隨著生活習慣及飲食型態改變,罹患乳癌的年齡更是逐年下修,好發年齡甚至已經比歐美國家年輕了10歲。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08年癌登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奪下全癌症統計冠軍,乳癌發生個案數(不含原位癌)共計14,856人,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 。

許多女性在職場衝刺、擔負家庭照護責任的時期,發現罹患乳癌是極大的噩耗。許多乳癌病患除了對抗癌之路擔憂以外,也擔心需手術切除乳房。



「早期術前輔助治療」顛覆手術優先選擇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目前乳癌治療多元化且精準,癌友不再只有「全乳房切除手術」的選擇,更有機會保留乳房。他進一步說明,隨著篩檢的推廣與治療革新,乳癌整體存活率高達90%,面對乳癌,癌友更要積極接受治療。

仰賴乳癌治療邁入精準、客製化,一經確診,會先依照基因表現型態區分為5種類型,施以不同的治療組合。其中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HER2陽性病患約佔20~30% ,因癌細胞容易快速生長分裂,屬於較易復發及轉移的型別。

現今的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幫助,顛覆過去「手術優先」觀念,對於腫瘤較大或具高風險淋巴轉移的病患,不僅於手術前有機會縮小腫瘤、降低乳癌期別、增加乳房保留機會;同時,也能預先觀察腫瘤對藥物的反應,為病患延長並改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與整體存活期(OS)。

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有2大好處 :

  1. 術前縮小腫瘤,增加乳房保留手術機會:對腫瘤較大或具高風險淋巴轉移的病患,不僅於手術前有機會縮小腫瘤、降低乳癌期別、增加手術安全距離,減少大範圍切除或免除淋巴廓清術,提升乳房保留手術機會與生活品質。
  2. 觀察腫瘤對藥物反應:過去先開刀再治療時,多半要等到復發轉移才知道當初療效不好,也增加癌症惡化風險。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可幫助提早得知腫瘤細胞對於治療之敏感性與有效性,以利術後治療依據,有望提升5年存活率、降低復發率。

陳守棟補充,針對癌細胞已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術前除單種標靶藥物之外,可再多施以一種標靶藥物治療,意即所謂的「雙標靶治療」。

他根據最新國外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說明,在高復發人群中,「雙標靶治療」可降低23%復發或死亡風險;除此之外,在早期乳癌發生淋巴結轉移之高風險病患,接受雙標靶治療更能有效降低28%乳癌復發機率或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乳房常疼痛,是乳癌嗎?專家揭真相:更可能是「這3原因」



乳癌患者要將自身需求擺第一位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暨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表示,乳房對女性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心理層面意義,乳癌從診斷到治療的每個階段,都對癌友的心裡有很深的衝擊。

潘怡伶呼籲癌友要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順位考量,可與醫師討論「早期術前輔助治療」是否能保留乳房,為自己留下最多幸福。醫病共享決策已是醫療趨勢,將感受及恐懼與專業人員討論,才能得到最適當的協助。

隨著醫療進步,面對乳癌不是幸福的結束,只要能審慎了解並掌握自己的治療選擇,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介入,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同樣能夠繼續人生的道路與夢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