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俠客會客室》世界客家博覽會讓人驚艷?

優傳媒/ 2022.09.29 22:57

九合一選舉紛亂的雜音當中,大家也該聆聽桃園四位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張善政、賴香伶和鄭寶清對於明年的世客博,各有甚麼奇思妙想。(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九合一選戰打的口沫橫飛,桃園更是其間各黨飛鏢亂射的戰區。上周十幾位客家友人聚會,談到明年八月份將桃園舉辦的「世界客家博覽會」,不禁感嘆,台灣的選舉會激起很多的八卦,讓人回憶一些事,也忘了一些事。

 

台灣客家,在世界發光發亮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在桃園,總統蔡英文今年5月10日在出席世界館開工典禮上說:這是在台灣客家第一次辦的國際博覽會,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客家,也讓台灣成為世界客家的文化首都。打造全世界的客家博覽會,不僅可以反映客家移民在全球各地的在地化及多樣化經驗,更能夠把台灣客家在自由民主環境中的文化創造力、創新力,推向全球客家世界。

 

舉辦國際級的大活動,時間是必要的考量。明年八月,等今年十一月份九合一選完,十二月廿五日完成縣市長交接,主要的工作就得加速推動,特別是需要各個縣市配合的部份。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客家是一個不容易的軟硬體工程。有限的工作時間,加以預算法的限制,真的何其緊迫。

 

2023年8月到11月的第一屆世界客家博覽會,確實是台灣向國際展現新客家的創新、多元和包容的特色,也傳遞全球客家人從大航海時代以來,對世界經濟、社會和民主發展的貢獻。內容很多,要把從聚焦到令海內外觀衆有感的主題,又能整合成博覽有趣的活動,主辦單位也知道工程浩大。

 

萬花筒,但不能令人眼花撩亂

世界博覽會是一個萬花筒、大舞台,也是大平台。萬花筒,要讓世人看到客家在世界分佈的地圖,和他們和當地融合而發展出來的新文化;大舞台,要呈現台灣、兩岸和國際客家精彩的文化、藝術及生活的特色;大平台是要經這次的活動,增進全球客家和世界其它族群的交流互動,意義十分深遠,價值也十分難得,不只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積極努力,全台灣的客家族群不分東西南北,不分海陸、四縣或大埔腔,也應全力投入。

 

最主要的是,這場客家盛會不能像放節慶的煙火一樣,場面很大、聲光秀很炫,但給人留下的卻只是短暫的眩麗,如果活動又缺乏核心、重點和主題,令人對客家的認識和了解也會變得更是眼花撩亂,不知所以。一群客家青年世代的音樂藝術創作者前天午茶中表達了他們的憂慮。

 

最怕的是,台灣近幾年很多的大型活動,幾乎是展覽、設計和舞台技術的專業人才主導一切的活動,造成熱鬧有餘、文化厚度或族群深度卻嚴重不足的現象。這次世界客家博覽會一定要特別重視活動的規劃設計對客家文化、精神、語言、習俗、歷史等特色的深入了解和充分展現。

 

世界級的博覽會展現的不是只有場景、事物、聲光、音樂和舞蹈,活動的核心還是在人。例如:客家婦女是在世界上佔有非常特色的主題,一定要能特別予以做專題式的強調。客家的青年世代在各國際領域也很有成績,應該給他們表現的空間。客家近三十年來在街頭運動所展現的工運、民運和社運精神,深具時代意義。

 

如何結合民間和國際資源也是重點,例如:世界女子高爾夫球賽、世界鬼鼓音樂、海外客家客商的力量、全台大學的客家學院的青年人才都是很好的前導活動。數位媒體科技時代,跟國際人士的溝通不能還沉迷在傳统影音時代。這是世界上很多族群現代活動中的寶貴經驗。

 

台灣和客家都可以很大

人類的故事從未停止,記憶和經驗只是其中不被遺忘的片段。行經北各國的博物館,你會發現省思是一個民族走向令人感動的開始。

 

台灣的領地不大,但空間可以很大;而台灣客家的天地可以有多大、多寬和多遠,道理存於他的族人和政府的胸襟、眼界及行動有多前瞻、創意和開放。包容讓人類保持前進,也讓族群的故事更為感人,並且使得人類社會在各種衝突、變動中依舊充滿向前及向上提昇的文明動力。做為客家的子孫,世界是我們共同的國籍,人類則是我們共享的族譜。

 

依據主辦單位桃園市府的評估,世界客家博覽會將是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振興活動,有助提升國際地位、聲望與能見度,估計活動可吸引300萬到400萬人次的觀光人潮,創造消費可達20億元,間接經濟產值140億元,遠超過投入的15億元。而活動後,也會留下超過價值6.5億元的場館建設、藝術策展等資源在桃園。

 

九合一選舉紛亂的雜音當中,大家也該聆聽四位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張善政、賴香伶和鄭寶清對於明年的世客博,各有甚麼奇思妙想。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