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0年國人10大死因中,心臟病在排名第2;腦血管疾病排在第4位。如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的死亡人數,去年有超過5.3萬國人因心血管疾病身亡,且人數逐年上升,可說是死亡的頭號殺手。對此,世界心臟聯盟訂定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希望大眾正視心血管健康,不要輕忽其死亡率。
主打「用心對待每顆心」!2022世界心臟日3面向認識心血管
一、「用心對人」(Use HEART for Humanity)
世界心臟聯盟指出,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身亡的人數高達1,800萬人,其中四分之三的患者集中在中低收入國家,希望透過心臟日活動,讓更多人都能了解預防之道以及獲得更良好的治療。
二、「用心對大自然」(Use HEART for Nature)
多國研究顯示,空氣污染除了會引起過敏、咳嗽反應之外,其實也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的機率。世界心臟聯盟表示,空氣汙染佔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的25%,每年奪走700萬人的生命。呼籲民眾多以步行、騎腳踏車等方式通勤,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愛地球的同時也能預防疾病。
三、「用心對自己」(Use HEART for You)
除了飲食、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等因素外,世界心臟聯盟提到,「心理壓力」會讓心臟病發作風險增一倍!人在憂鬱、焦慮狀態時,心跳和血壓升高,會刺激自主神經反應及荷爾蒙反應,使心血管不自主收縮,可能演變成冠狀動脈血管疾病;長期的負面壓力也會使血液中「皮質醇」、「兒茶酚胺」的濃度上升,讓血流與血管的阻力增加,可能導致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情形。因此世界心臟聯盟提醒,現代人生活在高壓環境,若能獲得充足睡眠及適時排解壓力,都是讓心臟更健康方式!
知易行難!心血管疾病的預防5事項
- 戒菸:吸菸除了提高肺癌、口腔癌等多種癌症罹患機率,還會增加高達2至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菸害報告指出,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一旦發生阻塞會造成缺血性中風及血管破裂風險。
- 規律運動:運動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狀態,還可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專家也建議民眾在運動時,可監測是否達到最大心率(220-自身年齡)60%以上的心率區間,對心肺耐力訓練最為有效,同時建議每週「週熱血時間」,可達美國心臟協會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150分鐘的中強度活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活動!
- 健康飲食:飲食上以少鹽、少油、少糖、少辣為原則,多攝取蔬果、全穀類等含纖維質的天然食物;而蛋白質部分可選擇深海魚肉、大豆蛋白質等。烹調方式避免油炸,若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也要減少維生素K的綠色蔬菜以及內臟類食品。
- 控制體重及體脂:肥胖經常伴隨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衛福部提醒,BMI高於27即為「肥胖」定義,而男性體脂超過25%、女性超過30%也需注意健康。民眾能運用體脂計測量體重、體脂及骨骼肌等數據,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 持續監測心率等生理數據:一般而言,健康的成年人安靜心率(心臟在長時間安靜休息下的每分鐘跳動次數)約在每分鐘60至100下,心肺功能較佳的人,安靜心率也較低。研究指出,心跳持續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大幅增加55%。身在人手一支健康智慧穿戴裝置的時代,民眾可從長期追蹤心率情況得知生理狀況,搭配體重、體脂的測量,以及裝置延伸的APP可以看到各項數據,形成健康生態系,更能儘早發現心血管健康問題。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2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