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桂宏誠風聞奏事》美式民主給台灣選舉的警示

優傳媒/ 2022.09.28 09:26

台灣選舉的亂象已不斷升級,除了政府該嚴格執行規範選舉活動的法律外,如何提升候選人的賢能素質,方得藉有效的制度化機制,來改善每況愈下的選舉風氣與文化。(圖/取自網路)                                  

 

作者/桂宏誠

 

距地方九合一大選法定「開打」的競選活動期間,雖然還有近一個半月才開始,但選戰的廝殺早已從候選人的學位論文是否抄襲,進擊到毫無道德邊際而毀人名節的「滾床單」。即使如此,大家對於擁有定期的投票權,似乎甚為自豪與自滿,並相信自己的選擇必是道德與正確的。

 

殊不知,自由民主制度就是在這種充斥著自以為是,以及把競爭對手當敵人的「政治正確」氛圍下,悄悄地走已向崩潰。並且,即使是我們所崇拜及奉為圭臬的美國亦已如此,更何況是台灣呢?因此,以下介紹美國學者對民主選舉所做的反思。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成功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牛津字典》選出了「後真相」(Post-truth)為年度代表性字彙。「後真相」這個形容詞其實早已存在,是用來形容投票時常沒有認清真相,或是根本不需要真相,而2016年的使用頻率大為飆升,且最常用在敘述英國舉辦脫歐公投和川普參選總統的情形。

 

事實上,近十多年來美國已有不少學者,對民主制度失靈及引發信任危機提出了警示。例如,美國政治學者Steven Levitsky和Daniel Ziblatt在《民主國家如何死亡》(How Democracies Die)一書中,強調民主在常規民主運作中走向死亡,是過去一些新興民主國家和未來美國民主的死法。

 

另有學者Tom Nichols在其《專業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 The Campaign Against Established Knowledge and Why it Matters)一書中則指出,美國民主制度的所有弊病,皆肇因於美國已是個常識匱乏的溫床。而在政治上即使有選舉,但這個溫床卻已讓美國民眾極度欠缺常識,包括如同政治文盲和生活白癡等。

 

鑑於重視程序的美式民主對人民福祉並未產生好的實質結果,一些研究政治哲學者呼籲要重視這個現實,並主張從賦予選民投票權的這一端改革起。例如,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布倫南(Jason Brennan)提出把民主制度調整為「智民制」(epistocracy)的主張,強調民主體制應追求「知者之治」(rule of knowers) 和「以知識治國」(knowledge-based rule)。因此,國民若想要得到可投票的公民權,就該先積極了解公共事務及具備相關知識,才能讓民主政治產出好的政策及增進人民福祉。

 

布倫南初步想出了一些實施「智民制」的方法,如仍維持達到年齡資格便擁有投票權,但若經某種考試或測驗獲通過者,他們投下一票的價值應該要高於一票,亦即不能堅持既有「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原則。持相同主張者還舉例,十七歲學生對公務事務的了解程度,不一定要比四十歲的成年人低;移民者取得美國公民資格須通過公民測驗,但土生土長美國人若也參加同樣的測驗,相信很多公民根本考不過。

 

換言之,「智民制」的提出凸顯了「程序民主」並不能達到「實質民主」的問題。於是有人認為,個人有權利參與影響其生活的政策決定過程,但個人在政策決定過程中,也有免於受到政治無知者阻礙更好生活發展的權利。

 

目前大多數政治學者對「智民制」的主張皆持保留態度,認為在民主選舉中要減輕政治無知造成的傷害,不應試圖將投票權產生的價值掌握在更有知識者的手中,而應儘可能地限制和分散政府權力。然而,孫中山先生將西方的election改良為「選賢舉能」的「選舉」(與是舉的古字),特別主張所有選舉職的參選人,也須經考試及格取得候選資格,這應較「智民制」的改革方向更具可行性。

 

台灣選舉的亂象已不斷升級,除了政府該嚴格執行規範選舉活動的法律外,如何提升候選人的賢能素質,也是制度改革的思考重點。如此,方得藉有效的制度化機制,來改善每況愈下的選舉風氣與文化。

 

桂宏誠,公務人員高等三級考試及格,三進三出政府機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校名都不怎麼政治正確。目前擔任生涯第一個工作機構民主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