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音樂劇推廣客文化 鄧雨賢故事改編《四月望雨》

客家電視台/陳郁心 蔡奕輝 臺中 2022.09.19 07:00

https://youtu.be/rmlEXs3tmH8

將「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生平,改編成大型音樂劇《四月望雨》,劇中發掘昔日那段深埋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和《雨夜花》,動人歌曲後的情感交織和時代記憶。這齣音樂劇的藝術總監楊忠衡,是屏東客家人,他認為語言是強烈的族群印記,堅持戲劇必須原樣呈現出,鄧雨賢和鄧家人講客語的場景,希望以音樂劇推廣客家文化。 「攏莫驚,攏莫驚,文明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演員們有的身穿大襟衫,也有穿西服或和服,隨著《大稻埕行進曲》翩翩起舞,搭配演員背後,不停變換的燈光、布景,將現場彷彿拉回到1930年代,大稻埕那個繁榮、各族群共榮的時空。 「為什麼四月時,風吹微微。」 睽違12年,重新演出的《四月望雨》音樂劇,改編自鄧雨賢的故事。劇名的這四個字,是取自鄧雨賢的四首,膾炙人口歌曲的歌名首字,《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分別代表喜悅、哀愁、希望和破滅,這四首歌如同臺灣人的韌性,儘管歷經苦難,仍然可以在春暖之際重生。 《四月望雨》藝術總監 楊忠衡:「因為在臺灣這個移民的島上,都是處於一個很不穩定的狀態,我們又總是能夠在這個變動之後,能夠浴火重生,所以我說這部戲是,夢想、希望、破滅與重生,是鄧雨賢這四首歌的密碼。」 「臺灣人的歌,要有臺灣味才有意思。」 《四月望雨》音樂劇,從1931年鄧雨賢赴日學音樂歸臺說起,當時日本政府統治初期,扶植河洛語唱片產業,加上1930年代,正值臺灣經濟繁榮時期,生活富裕、人文薈萃的大稻埕,便成臺灣音樂的起源地,也是鄧雨賢大展音樂抱負的舞台。 《四月望雨》藝術總監 楊忠衡:「其實我們臺灣自己,有我們很美好的元素,像歌仔戲民謠,所以他(鄧雨賢)是很早,認同我們自己鄉土音樂價值的人。」 「我們鄧家一家三秀才,怎麼會出你這種不肖的子孫。」 劇中演出鄧雨賢放棄穩定的工作,勇敢追逐音樂夢,這個決定讓鄧家人非常不解,而他的內心也曾糾結拉扯,所幸一路上,妻子鍾有妹始終溫暖支持。 「麼个榮華富貴,對來講,牛欄雞棲,等你浪盡,等你轉來。」 飾演鄧家人的演員,句句台詞都是講客家話,這可讓不會說客家話的演員們,吃足了苦頭,不過客家人講客、唱客家歌,對藝術總監楊忠衡來說,還原實際狀況,是他的堅持。 《四月望雨》藝術總監 楊忠衡:「在當時我們做這個戲的時候,很多人都勸我不要堅持在戲裡講客語,因為我們演員不見得會講,你不要那麼麻煩,可是我堅持 這點我堅持下來,那因為,語言它有時候會是一個很強烈的標記。」 《四月望雨》導演 符宏征:「有客語的、有閩南語的、也有日語的,決心這麼做就是決心請好老師,然後教他們 盯他們,那我看到的是,就是一直幾乎抱著,抓著老師在那邊學。」 在以華語和河洛話為主的音樂劇裡,客語也占一大部分,這是屏東客家子弟楊忠衡的小巧思,他認為,面對強勢文化洶洶來襲,客家文化應該藉由音樂、音樂劇等多元方式,走出傳統客家框架,創造新客家風格,才能將客家文化的觸角,向外拓展也同時向下扎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