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薪家庭成為社會主流,但 3 歲以下幼童外送托育率仍低,家長無奈受困在找不到保母、抽不到公共幼兒園等窘境中,只能自己辭去工作,或委託給家人照顧。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日前比較瑞典、德國等國家的托育政策,盼以此為建言,呼籲政府應建構友善的生養環境。
與傳統社會不同,如今家長肩負的經濟壓力、育兒成本更高,雙方皆需出外工作,才可承擔家庭花費。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調查發現,台灣雙薪家庭雖增加,但 3 歲以下幼兒送至保母、托育機構等托育比率仍低,0 至 2 歲僅 17%、2 至未滿 3 歲也只有 36%,與瑞典 1 至 2 歲幼兒達 70% 送托率相比,顯見台灣生養托育的不易。
盤點台灣各縣市 0 至 2 歲外送托育率現況,托盟發現,六都中新北市為最高 22.9%;其次為台中市 22.3%、台北市 21.7%、台南市 19.4%,但高雄市與桃園市皆不達全台平均,分別只有 14.1% 與 13.6%,全台最低托育率的則是嘉義縣 6.7%。托盟發言人黃喬鈴指出,無法將孩子送出去托育的家庭,可能就是面臨沒有保母,又抽不到平價公托名額的狀況。
公共托育服務的可負擔性與高品質,往往是家長的托育首選,但若要將家中幼兒送往公幼,需以抽籤方式,只有抽中才得以就讀。婦女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分享自身經驗,當初家裡孩子抽取公幼名額順位,只排到備取 72 名,事後才得知,竟連順位備取 1、2 的孩童,也不見得有機會進入公幼。因此托盟強調,擴充公共托育量能刻不容緩。
近年台灣少子化問題愈趨嚴重,2021 年出生人口更跌破 16 萬人,面對「低生育率的台灣為何需要增加公托名額」的質疑,托盟引用聯合國人口基金 2019 年研究報告回應,「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方式,是由政府提供家長平價、優質、普及的公共托育服務」。托盟也比較瑞典、德國、韓國等 3 國家托育政策的差異性,希望台灣能取瑞典、德國的優點,並以韓國現況為戒,更為重視家長在公共托育服務上的需求。
- 瑞典:涵蓋 0 至 12 歲兒童,送公托不需抽籤
瑞典托育政策涵蓋 0 至 12 歲年齡層的兒童,並保障 1 歲以上幼兒的托育權利,孩子送公托不需抽籤。托盟召集人劉毓秀指出,瑞典政府透過建置、擴展公共托育服務,成功提供高品質、多年齡層皆可使用的服務,因此穩座高生育率的典範國家。 - 德國:參考瑞典托育政策,生育率逐步上升、穩定維持
德國過去托育政策,以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型態為基礎,但托育服務量低、收托時間短,漸漸不符合社會主流,也就是雙薪家庭需求,導致德國生育率逐年下降,1994 年達最低點 1.24。後來德國為了提高生育率,參照瑞典政策,也於 2013 年立法保障 1 歲以上幼兒的送托權利,並擴大 3 歲以下公共托育服務。劉毓秀提及,2017 年德國的 0 至 2 歲送托率已成長至 37.2%,近幾年的生育率更穩定維持在 1.53 至 1.57 間。 - 韓國:補助私托,生育率連年倒數
韓國政府自 2009 年開始補助 0 至 2 歲私立托育服務,雖透過補助私立服務,快速且大幅提升幼兒家外送托育率,但劉毓秀表示,韓國托育環境、品質、兒童安全問題近年皆備受家長質疑,尤其私人營利業者拿著政府補助,卻開設其他課程創造利潤,使托育費用不降反升,造就家長滿意度低、育兒痛苦指數高的後果,從而導致韓國連年低生育率,甚至全球倒數。
托盟表示,韓國以現金補助私立托育機構的方式,並沒有真正降低家長負擔,甚至無法有效支持女性就業、保障幼兒權益。從韓國看回台灣,現金補助的育兒政策、職場對生育女性的不友善態度等皆有雷同之處,若持續步上韓國後塵,而非從根本改變,未來只可能增加家長育兒負擔,換來更下降的生育率與糟糕的托育品質。
文/陳韋彤 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