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影/傳承泉州派粧佛技法 神馳藝往-陳宗蔚粧佛工藝展

觀傳媒/ 2022.09.15 18:59

(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神馳藝往-陳宗蔚粧佛工藝展」即日起至10月30日在彰化工藝展覽館展出,今(15)日上午舉辦開幕式,文化局長張雀芬說,陳宗蔚藝師此次展出20件作品,在胎體雕塑、按金、漆線的工序與工法上,皆展現出傳統泉州派的風格特色,歡迎民眾前來欣賞粧佛工藝細膩之美。

▲彰化縣文化局辦理「神馳藝往-陳宗蔚粧佛工藝展」,20件作品,在胎體雕塑、按金、漆線的工序與工法上,皆展現出傳統泉州派的風格特色。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15)

陳宗蔚出生於傳統工藝鼎盛的鹿港,阿公是莊裡「保安宮」的乩童,經常為地方信眾消災解厄,在耳濡目染之下,無形中引發他對眾神諸佛產生濃厚的興趣,常常用粘土、陶土等材料捏神製佛,即使是無師自通,花光自己的零用錢,也樂此不疲。

▲彰化縣文化局辦理「神馳藝往-陳宗蔚粧佛工藝展」,20件作品,在胎體雕塑、按金、漆線的工序與工法上,皆展現出傳統泉州派的風格特色。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15)

張雀芬表示,陳宗蔚藝師為鹿港在地青年,身處文化古鎮之中,從小就對傳統神佛造像有著濃厚興趣,自行鑽研泥塑與繪畫,參與魯班公宴工藝展。後經文史工作者黃志農老師推薦,拜入重要傳統工藝粧佛保存者(人間國寶)施至輝老師門下,成為施老師首位外傳弟子,於101-104年擔任施至輝粧佛傳習計畫之傳習藝生,學習泉州派粧佛技法。

▲彰化縣文化局辦理「神馳藝往-陳宗蔚粧佛工藝展」,20件作品,在胎體雕塑、按金、漆線的工序與工法上,皆展現出傳統泉州派的風格特色。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15)

張雀芬指出,「粧佛」是製作神像的傳統技藝,製作過程繁複且具有文化信仰內涵,但時代的變遷加速神像產業轉型,市面上很多神像逐漸採用CNC設備量產、加工,使傳統工藝技術面臨困境,在臺灣僅剩少數粧佛藝師,能堅守並傳承傳統粧佛的16道工序。

▲彰化縣文化局辦理「神馳藝往-陳宗蔚粧佛工藝展」,20件作品,在胎體雕塑、按金、漆線的工序與工法上,皆展現出傳統泉州派的風格特色。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15)

張雀芬說,「粧佛」的每個步驟及細節都有深厚學問。陳宗蔚拜師學藝期間,白天有正職工作,下班則到佛店習藝4小時,勤練技法到凌晨,在施至輝老師悉心指導之下,才終於學成出師,並於106年在鹿港設立「錦輝軒工作坊」,全職從事粧佛工藝,繼續傳承、發揚泉州派粧佛技法。

▲彰化縣文化局辦理「神馳藝往-陳宗蔚粧佛工藝展」,20件作品,在胎體雕塑、按金、漆線的工序與工法上,皆展現出傳統泉州派的風格特色。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15)

陳宗蔚期望能透過此次展覽,呈現泉州派粧佛工藝的不同面向,也讓大家看到在如今快速發展的工藝時代當中,藝師如何於傳統的框架裡持續精進藝術,歡迎民眾前來參觀。

熱門關鍵字:

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