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傳統市場未來新視角-新富町市場台日交流展覽《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

欣傳媒/ 2022.09.13 01:55

新聞圖片新富町_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主視覺;圖片提供/忠泰基金會

你有多久沒走入傳統市場了?身處萬華的老市場建築,嘗試向具有研發、創造能力的創作者們拋出對話,尋找更多可能性:「台灣傳統市場在未來,將如何變化呢?」,2022年,新富町文化市場推出年度大展《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匯集日本、台灣等地共九組富含潛力創造未來的創作者:Studio on_sit (大野宏)、SAMPO Inc. (村上大陸)、monouno、之外Zwhy、BONUS TRACK、金蓓雯、Mong Tong、村田美沙、暇瑕寫字工作室(蔡佩玲),在市場駐留研究並現地創作,即日起至11/20,歡迎觀眾親身體驗由「來自未來的異鄉人」所發想的——「舶來品」!本次展覽將以創作接力的方式逐步完成,展期間因應三階段的探討議題,各自由三組創作者進行創作、呈現。展期首波階段自即日起至9/28,以「聚集&停留」概念貫穿裝置作品,第二階段「對話&相互交流」將於9/27〜10/23展開,第三階段「合作&共同創造」在10/25〜11/27壓軸呈現,一同發掘獨一無二的在地創作潛力。

踏上半樓仔——跨越時代與場域的聲響
「市場中很少見到小孩子的身影。」走入市場觀察的創作者村上大陸,留意到傳統市場訪客的年齡斷層現象,擅長以廢棄物件創造獨一無二特色音響的他,於台北各地市場採集老物件,創作聲音互動作品《未來的聲音—交錯台灣市場時空的音響生命體》,內容混製呈現舊市場氛圍的廣播放送、展現台灣海島特色的海潮聲,以及現地採集的市場聲響,將不同年代的詮釋混音於展場中播放,期盼吸引年輕族群走入展場上聽見創作者想像中未來的聲音。

新聞圖片《未來的聲音—交錯台灣市場時空的音響生命體》;圖片提供/忠泰基金會

日本建築職人大野宏曾在東日本大地震災後,以廢棄竹料建構了維繫居民情感連結的聚會所,本次從台灣美食小籠包獲取靈感,走進萬華在地老店—富山蒸籠拜師學藝,透過觀察第三代繼承人蕭順焜師傅的技藝並隨之創作,進一步將蒸籠改造為燈具與傢飾,讓傳統技藝翻轉出更多走入現代生活的可能性,期盼在展覽之後,作品仍能延續生產:「我希望能一點一滴地以雙手打造新的『傳統』。」

新聞圖片《蒸籠的製作材料和職人的工藝 繼承傳統的「人」和「物」》;圖片提供/忠泰基金會

「市場所代表的擁擠和人情味,是否能在身體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劃上等號呢?」台灣藝術創作者monouno汲取人們日常對於市場的印象,將身體與心理的微妙反差感,及市場常見的鐵件設備,具象化為可移動的休憩區,營造相互牽引的緊密身體感,創造讓年輕世代感受市場氛圍的方法。

新聞圖片《市場裡的身理與心理空間 物件式移動休息區》;圖片提供/忠泰基金會

傳統市場裡的未來提案
本次展覽除了各階段創作者提供大眾各種最接近現在的未來視角與作品外,展覽期間也邀請創作者舉辦多元推廣活動,開放民眾近身體驗傳統市場與創作的相乘魅力。9/3開幕當日由第一階段創作者村上大陸帶來表演,將本次創作的聲響裝置搬移至傳統市場內,融合週末的傳統市場熱鬧叫賣聲與DJ音樂演出,吸引各年齡層民眾停留駐足市場的機會,打破世代的文化籓籬。

萬華的市場魅力與創作延續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7年扎根萬華,將歷經八十多年歲月的市定古蹟活化轉型為「新富町文化市場」,並每年以田野調查為基礎策劃主題展覽,持續梳理艋舺地區的萬種風情,更理解到市場是城市中最真實的交流平台,各種各樣的「人、物品和資訊」在市場中聚集交流,融合文化進而培育出「地方特色」。隨著物流技術的發展與資訊社會的來臨,當舊有傳統市場的作用逐漸消逝,然而市場作為聚集內外事物的重要功能,並沒有因此被取代。

新聞圖片開幕工作坊;圖片提供/忠泰基金會

《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望以市場作為源源不絕的文化靈感,從「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為軸線,以國際創作交流拋引更多創作的能量,成為城市點滴翻新的永續動力。展期間更多推廣活動與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展覽訊息將持續推出,詳情請關注新富町文化市場官方消息,邀請你前來與這些來自未來的訪客交流,親身窺視市場未來的碎片。

新聞圖片《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展場;圖片提供/忠泰基金會

 

【展覽資訊】
免費參觀
展期:2022.9.3-11.20 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近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

【延伸閱讀】
萬華,我們回來了!新富町文化市場秋日系列活動登場!
====================
圖 文/忠泰基金會
編 輯/蘇琨峰 

 


更多建築旅行、生活品味、設計相關活動請上【欣建築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