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跌倒」經常會造成身體上明顯的傷害,對於長者而言,嚴重的後果甚至可能導致死亡。而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外在與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居家環境動線不良、穿著不適當及特定種類藥品的使用等;內在因素包括急慢性疾病、肌力不足、老化及認知功能障礙。
服用中樞、心血管藥品 易增跌倒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的許馨丰藥師指出,當民眾使用特定種類的藥品、多重藥品,或是改變藥品劑量、服藥順從性較差的病人,都可能增加跌倒風險。
許馨丰藥師進一步說明,通常會增加跌倒風險的藥品,主要是作用於中樞及心血管系統兩大類。美國老年醫學會針對一般老年人處方藥物的安全性發布Beers Criteria指引,彙整出潛在性不適當用藥原因、療效未明確、老年人無法耐受其副作用、更安全有效的替代藥物等,並建議長者避免使用的藥物及劑量,以及頻次不應超過建議量的藥品。
認識服用藥品 減少跌倒機率
作用在中樞系統的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及鎮靜安眠藥(Benzodiazepines, BZDs)等,可能造成鎮靜及影響認知,使用這類藥物與增加跌倒風險有顯著的關聯。另外,作用在心血管系統的藥物,也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心跳速率改變等,特別是老年人對此類的藥品也較敏感,更可能增加副作用的發生。
其他如緩瀉劑、治療感冒過敏使用的抗組織胺、降血糖藥物及帕金森氏症治療藥品等,也因本身的副作用,例如增加如廁頻率、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低血糖症狀、肌肉無力、頭暈等,而提高跌倒風險。
詳閱藥袋上資訊 服用出現不適應主動告知
食藥署提醒,除了要瞭解目前使用藥品的特性和副作用,減少跌倒的發生機率,就醫時應該主動告知醫師目前的用藥情形,服藥前也應詳閱藥袋上的資訊,服藥後若有異常、不適反應,務必於回診時告知醫師或藥師。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0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