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各種健檢指數都正常,怎麼還會身體不舒服?

良醫健康/ Stella 2022.09.06 09:00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壓力與乳房病變》壓力高 降低免疫保護力弱易遭癌侵」…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過壓力會抑制免疫力這樣的說法,甚至你可能還聽過「某人罹患癌症,但因對XX(某宗教)的信仰不藥而癒」諸如神蹟般的例子,這聽起來或許有點誇張,但的確有可能,因為科學家已經證實,神經心理的確會影響你的免疫力!

免疫三兄弟:神經、免疫、內分泌!

以前的觀點會認為想要提升免疫力,要直接從免疫調節做起,例如多吃營養的食物、養成好習慣(多休息、多喝水、適度運動),或直接補充可提升免疫力的營養品。但近代研究發現,免疫系統也會受到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影響,這三者間會透過細胞激素(cytokinases)進行溝通和協調,所以三者間會互相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看到相當多這類例子:如壓力大的人容易會感冒生病,甚至不易懷孕;身體不舒服或生病(免疫力差)的人容易心情低落、抑鬱寡歡;更年期內分泌失調者容易憂鬱且免疫力會變差;甚至你或許還聽過有的人身體不舒服,在遍訪名醫後發現各種健檢指數都正常,最後被醫生告知是「內分泌失調」,或「自律神經失調」....這些都是神經、免疫和內分泌系統互相影響的例子。在現代免疫學中,這些研究心理/神經對免疫系統影響的學問就叫做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而研究神經、免疫和內分泌三者間關係者則稱為神經免疫內分泌學(Neuroimmunoendocrinology)。

講到這裡你是否覺得很複雜?其實,不管是「心理神經免疫學」,或是「神經免疫內分泌學」都是在告訴你,免疫不只是免疫,就像講到薯條有薯條三兄弟一樣,免疫也有三兄弟(註),就是免疫、神經和內分泌。同時照顧好這三兄弟,你就能擁有真正的健康!

讓自己快樂才是真正的舒壓方式!

前面寫了500多字目的只是要告訴大家,想擁有最佳免疫狀態除從免疫著手外,還要兼顧神經(心理)和內分泌的平衡與健康。所以癌症患者若想提升免疫力,光靠吃有助提升免疫力的營養補充品是不夠的;而坊間常見的抗癌秘方,如「為了抗癌而不吃肉,只吃蔬菜」,或只吃「生機食物」或某些特定食物等事實上都不是有利免疫力的好方法。因這些極端的飲食法不僅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直接削弱免疫力;也可能引發壓力,而導致免疫力的下降。

因為不管是來自心理(恐懼、害怕、生氣等)或生理(肉體、身體上的不適)的壓力,都是先經過大腦皮質感受、認知和判斷,進而引發情緒反應,然後情緒會作用在大腦,進而影響內分泌功能(透過腦下垂體)和免疫系統(透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兩者聯合調節)。所以,吃生機飲食是否對抗癌有幫助要看你本人對這件行為的認知。如果這樣做讓你感到快樂、更有信心抗癌、覺得舒服,那麼生機飲食會有助提升你的免疫力,幫助抗癌;反之,若為了抗癌而勉強自己去做這些「聽說有助抗癌的飲食方式」,並因此讓自己感到壓力,例如要花更多時間、更多金錢;感到煩惱、壓抑;覺得自己很可憐、生活無趣、不快樂等,那麼採取這類抗癌飲食反而弊多於利。

因此,癌症患者若想打贏抗癌戰役,除透過健康飲食和生活好習慣,補充免疫營養品提升免疫力外,還需注意維持好良好體重讓營養能量足夠,擁有樂觀正向心情、相信自己可以打贏與癌細胞的戰爭,透過神經來調節免疫,並注意維持內分泌系統的平衡,透過從免疫三兄弟多方齊下,來讓自己身體維持在最佳免疫狀態,獲得打贏抗癌戰役的最大機率。

而一般人若想要透過舒緩壓力,改善壓力所造成的健康問題,關鍵重點就是做會讓自己快樂的事,而不是聽說有助紓壓的事。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認知可能都不相同,因此人家說好的方法不見得適合你。舉例來說,可能有人會告訴你壓力大的話應該給自己放放假好好休息,或出國渡假,或做些按摩SPA,或參加健身房養成運動習慣,或從事文藝欣賞與人際關係來舒緩平日過症的壓力。

但如果這不是你的菜,做這些事反而讓你產生更多壓力,例如煩惱金錢不夠,擔心請假問題,為了趕時間去運動或做SPA而造成壓力,或因參加人際關係而讓自己更不快樂,那麼反而會產生反效果。

所以,當你從事壓力舒緩活動時不妨反問自己一句話:「你快樂嗎?」,如果答案是「我很快樂!」,那麼就Go ahead吧!

註:免疫三兄弟是Stella自己取的名字,非專門術語喔!

作者簡介_Stella


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
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