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產官學研高峰對談獻策 資策會:組織企業轉型從資料治理開始

中央社/ 2022.09.05 15:17

產官學研高峰對談獻策 資策會:組織企業轉型從資料治理開始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905 15:17:57)全球企業重視大數據發展,而資料的有效運用正是驅動數位轉型成功的一大關鍵。近期發展第三方服務的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9月2日舉辦《資料驅動轉型大未來》高峰論壇,前瞻數位轉型年度關鍵議題「資料治理」,引導臺灣企業組織共同打造完善安全的資料共享生態系。董事長李世光表示,完善的資料治理是企業、社會數位轉型與驅動創新成功的基礎,企業組織不僅需要具備支持轉型的數位科技,還要能有效運用資料,才能成功轉型。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亦以影片現身支持,他提到資料治理是全民數位韌性的核心主軸,也是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驅動引擎,其中發展數據公益更是數位部重要的任務之一。唐鳳表示,很高興看到資策會關注資料治理的趨勢,並從數據公益角度出發,重視資料治理基礎工程、提出資料驅動轉型的倡議,期許資策會扮演好資料生態推動者的角色。未來,數位部的產業署將與資策會密切合作,希望能藉此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向全球展現臺灣價值。

以第三方推動者 協力打造健全的資料共享信任環境

技術迭代發展促使資料量高速成長,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不僅是組織內部的資料治理,跨組織具有安全性的資料再利用更是必要,因為許多資料的價值是透過生態系的資料共享所創造,非單一公司或部門而成。卓政宏強調,「信任」是成功建立資料生態系的關鍵,「面對資料信任、安全與隱私議題,需建立一個促進所有參與者協作和信任環境的資料治理框架,確保參與者都能公平的從中受益,才能形成永續與正向循環的生態系。」

近年資料中介組織興起,協助管理與控制資料,在不損害個人隱私的前提之下,釋放資料給資料使用者進行創新,形塑出新的資料治理框架,而為了持續擴大生態系信任,標準與第三方認證等機制將不可或缺。

卓政宏表示,資策會自2018年以來,肩負臺灣「數位轉型的化育者」任務,未來將邁向第三方推動者持續協助生態系健全、促進資料中介服務發展與競爭、合作推動標準認證、協助社會資料技能養成與彌補技術缺口等,致力於推動利益相關者參與和協作,同時改善參與者之間的不對稱與挑戰,目前已在法制調適、技術研發、創新應用與生態協作四大面向取得多項實績。

為了引領更多企業組織共同參與,資策會結合產、官、學、研觀點,邀請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然、智庫驅動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嘉凱、思納捷科技副總經理馮明惠、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黃彥男,以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蔡明順五六位重要嘉賓,在資策會蕭博仁、楊仁達兩位副執行長主持下,針對「資料治理下的環境建構」與「資料驅動下的創新應用」兩大主軸議題深入對談,剖析企業如何建構正確的資料運用環境與人才培育,善用資料共享與協作,創造資料創新應用,帶動成功的數位轉型。

「資料素養」將是未來企業人才培育的關鍵技能

蕭博仁表示,多數企業組織目前仍面臨巨大的資料思維與技能落差,當擁有愈來愈多的可用資料,想進一步提升數位經濟的資料價值,不僅需要具備分析技術,最關鍵的是企業組織內部「資料素養」的職能養成。蕭博仁強調,企業組織須透過完整評估、培訓與認證培育人才的資料素養,賦予員工可正確分析與利用資料的能力,進而透過資料應用上提出正確的問題,最終導向正確的決策。

數位經濟時代下,最珍貴的資產就是資料,在「資料治理下的環境建構」首場論壇中,陳正然理事長認為,政府、企業組織早已認同資料治理的重要性,相比疫情前後,企業組織內部數位轉型政策的比例卻幾乎沒有增加,可見如何在企業內部推動是共同的問題。在此之前,必須先建構企業組織該具備的資料素養,先懂得分辨何謂好的資料、如何有好的應用效益,以及當涉及敏感資料時,是否具有完善的保護。劉嘉凱執行長特別提到,企業組織在資料蒐集、品質流程管理上,必須做到極度透明化,例如導入資料履歷,進行有制度的管理,有助於後續資料整合與共享。

事實上,資料蒐集需思考是否具備標準化,使得資料之間能夠相通、疊加或具備易於維運的管理方法,再搭配使用業界通用的架構標準,使資料進一步得以加值應用。因此,資策會未來將以第三方協力機構推動並協助業界建立知識管理中心,探討良好的實務方法,逐漸成熟後協助訂定其標準化,進而成為檢驗工具的提供者,更進一步能提供軟、硬技能的人才培育計畫,為中小型企業注入創新研發人才。

合法合規資料驅動創新 創造經濟價值與解決社會難題

楊仁達指出,「在資料協作與治理的環境下,建構可信賴的資安,是數位社會發展、創新孕育的必須動能。」信任是資料流通的基礎,因此論壇也提出金融、運動健康、智慧醫材等資料治理實務應用案例,當資料進行協作與創新應用時,建立合法規且具信賴的資安流程,讓主管機關與評核機構、企業及供應鏈、客戶及大眾輿論三方達到共同資料信任,才有機會建立全面性的資料治理生態系,創造產業經濟價值、實現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

第二場論壇著重在「資料驅動下的創新應用」,黃彥男主任表示,談資料治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數位轉型,而轉型失敗率之所以高,不僅是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人與公司文化因素。首先是企業決策者必須有決心貫徹執行,並在公司內成立數位發展專責部門,訂定規範驅使公司走向資料治理;而國家資料治理也是相同的道理,愛沙尼亞如何邁向數位國家的作法便是很好的範例。除此,面對數據去識別化,將根據不同目的有不同方法,做得好將有機會鏈結很多資料,組織跟國家因而能產生更多資料價值,才有辦法做到好的數位轉型。

蔡明順校務長表示,資料治理的重要性就跟下水道工程一樣重要,不容易被看見,沒有它卻做不出東西。除此,資料治理本身並非千古不變,而是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與國家、企業、客戶需求的改變一再演進,產生不同的資料治理議題。蔡明順建議,要解決信任問題,由政府帶頭會是很好的示範,透過官方鼓勵民間分享數據,逐步打造出信任環境。

馮明惠副總經理則以美國政府為例,透過提供經濟誘因,讓大眾在受到資安保護的前提下,更有意願分享更多數據,也從全球淨零碳排產業鏈角度切入,探討很多時候不能以單一企業內部轉型的問題來看,而是綜觀跨產業的整合,因此未來公正的第三方角色協助將是必要的,用以確認數據正確性等。

一如資策會成立階段,成功協助臺灣建設打造資訊產業環境,未來數位轉型將是臺灣國家與產業最重要的課題,資策會期許透過扮演第三方協力機構,以中立且具有公信力角色,協助提升資料治理環境信任與補足生態系的缺漏,最終達成臺灣社會一起數位轉型成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