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後疫情時代的療癒力量,嘉南療養院「共存」藝術創作競賽

大成報/杜忠聰 2022.09.05 19:20
新聞圖片【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後疫情時代的身心安適,成為近期人們關注的議題。「共存」,已然成為人們期待與新冠病毒相處的方式。然而對精神障礙的病友而言,「與疾病共存」這件事,早已是他們在遇上精神疾病以後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 「共存」,近兩年來耳熟能詳的兩個字,其實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COVID-19、地球暖化、生態浩劫、疾病、生存壓力…等都是人們努力共存的議題。在如此深刻感受共存意義的時刻,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訂定「共存」為今年藝術創作競賽的主題,鼓勵全院病友將共存以藝術創作的形式表達,為身心疲憊與努力重建生活的後疫情時代帶來溫暖的療癒力量。 嘉南療養院舉辦藝文競賽已行之有年,因應今年度藝文競賽的主題「共存」,精神病友在職能治療師的帶領下,理解共存的意義,重新檢視自己生活中面臨的難題,進而學習找到與這些困難「共」同生「存」的方式,同時也嘗試將大家的感受創造出一件件作品,參與今年的共存藝術創作競賽,希望病友分享自身的共存故事,將各自的經驗與感受匯集成一股暖流,給予自己及觀賞作品的人們與困難共處的力量。 本次藝文競賽共有36件作品參賽,共選出平面組和立體組前20名優秀作品。此次活動頒獎以錄製影片的形式,由職能治療師於各病房進行頒獎及分享。 作品「倖存者,倖存著」的作者小妘提到:「接受治療後,雖然偶爾還是會有幻聽幻覺,但慢慢的我學會與症狀共存,慢慢接受症狀是自己的一部分,對出院後的生活也更有想望,即使我帶著這些,我也能踏入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我們只想活下來」的作者群,以動物的視角與人類對話:「住在台灣的人類,你們好,我們都和你們一樣,從好久好久以前就在台灣居住、生活。你們讓我們變得很珍貴,但我們卻不想要。我們只想活下來,只想活在台灣。」 陳芝吟職能治療師說:「經由這次的藝術競賽,精神障礙病友能學習以多元視角看待共存,透過創作訓練手部操作與認知能力,同時練習思考自身議題與表達想法,藉以達到自我去汙名化。」 嘉南療養院職能治療科從民國102年開始持續舉辦全院藝文活動,透過職能治療師規劃活動,帶領全院學員進行藝術創作,多次於院內展出,自108年開始更將作品送至臺北中正紀念堂參展。此次「共存」藝術創作競賽的得獎作品預計今年10月到12月在嘉南療養院的藝文走廊展出,讓人們一起欣賞精障病友眼裡的共存。願這些經歷苦痛所結晶的美好,能在心的一隅發光,讓困難有了被陪伴與同理的溫暖。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地方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