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老人補維生素D過量恐增失智症風險?藥師釋疑,揭維生素D的10大好處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2.09.01 10:45

近日網路上有相關報導指出,「台灣最新研究發現,老人補充維生素D過量,恐加劇失智症風險…」。針對此報導,引起不少人一頭霧水,並且議論紛紛。為了避免引起大眾「誤解」,專業藥師以下就學理及臨床提出數據及論點,除了重新解讀「維生素D」的核心營養價值之外,並且讓大眾了解,如何正確補充才能真正達到「維生素D」對健康的好處。

維生素D3有二種:藥品級活性維他命D與食品級維生素D3。

維生素D3有二種:藥品級活性維他命D與食品級維生素D3。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該研究團隊,是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活性維生素D3(calcitriol)」及進一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可能有增加風險的提醒。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強調,這研究是針對處方用藥「活性維生素D3」而不是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3」。

趙順榮藥師說明,維生素D3有二種:藥品級活性維他命D與食品級維生素D3,即是「營養性(非活性)D3。人體在皮膚下合成的是「非活性」維生素D,要到肝轉化成25(OH)D(此階段仍為非活性),到腎臟才轉化成1,25(OH)D,才會釋放到血液中,這就是所謂的「活性的維生素D」,會影響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所以,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會產生高血鈣的問題。而當我們食用「非活性的維生素D」時,人體需要時才會在細胞內轉成活性,發揮作用所以比較沒有副作用。

什麼是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

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在人體主要負責增加腸道對鈣、鎂和磷酸鹽的吸收,以及其他多種生物效應,維持適當的血鈣與磷濃度,讓骨頭的礦物化正常,也能預防低血鈣引起的肌肉抽搐等。因此是骨骼發展的必需營養素,它可以維護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避免骨質疏鬆。近年醫藥界發現維生素D,不僅是「維生素」或營養素而已,也已被證實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爾蒙」。

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的重要性?

趙順榮藥師指出,正確預防骨鬆,進而達到所謂的「護骨」,必須是維生素D+鈣才有效果。維生素D主要作用在「護骨」的部分是協助「鈣」轉換。主要因維生素D類似於荷爾蒙作用,它對身體的好處不僅幫助骨骼生長,也作用於每個細胞中。當細胞需要時,血液中的維生素D就透過接受體進入細胞而被利用。

維生素D除了維持鈣磷的平衡及骨骼健康之外,還有許多非骨骼健康方面的功能。趙順榮藥師特別彙整以下多篇臨床研究,列出維生素D對健康的10大好處:

-降低骨折風險及減緩慢性疼痛。

-預防發炎。

-預防呼吸道感染。

-降低心臟血管、失智症風險。

-減少癌症風險及腎友死亡率。

-提升男女生殖能力。

-降低幼兒過敏反應。

-改善多囊性卵巢症。

-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COVID-19及重症。

-降低長新冠Long COVID的風險。

失智症是神經退行性疾病,在1992-1993和1999年之間美國華盛頓大學臨床,進行前瞻性研究以維生素D濃度與發生血管性失智症和神經影像學異常之間的關係研究,血清維生素25(OH)D濃度提高到50ng/ml的範圍內,結果證實,維生素D可顯著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根據南澳大利亞大學(UniSA)的遺傳研究發現,痴呆症和缺乏維生素D之間存在直接關係,該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29萬4514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攝取較少維生素D尤其維生素D濃度較低(<25 nmol/L)的的民眾會明顯增加失智症以及中風的風險。所以食用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對於長者長期補充,不會有加速腦神經退化失智的副作用,反而是有幫助。

補充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可以降低流感和COVID-19感染風險的證據

目前全世界維生素D對冠狀病毒的臨床2021年有22國家,43 RCTS隨機試驗的研究有48,488參與者正在進行。

2022年刊登於《Nutrients》的文章統整回顧了維生素D,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較高的25OHD濃度與降低 COVID-19的風險有關。

趙順榮藥師指出,維生素D缺乏症和流感,與上呼吸道感染之間存在強烈的關聯,為了降低感染的風險,有充分的文獻證據支持並建議,有流感和得到或有COVID-19風險的人,應考慮服用較高劑量的維生素D3,持續數週,以迅速提高25(OH)D的濃度,然後降低以維持劑量繼續服用,而且每天固定攝取補充劑,比偶爾才吃的效果更好。目標應該是將25(OH)D濃度提高到40-60ng/m。

營養性(非活性)維生素D安全攝取量?

建議成人每日攝取800-2,000 IU,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佈,維生素D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上限量為2,000IU。趙藥師彙集多篇臨床報告口服中毒風險有個體差異存在,在安全用量方面,目前IOM(美國國家醫學院)認為成年人每天攝取維生素D 4,000 IU並沒有任何毒性。建議具有維生素D水平的人,每天的維生素D攝入量不要超過4,000 IU,關於最佳維生素D水平的建議各不相同,但研究表明30-60 ng/mL之間是最佳水平,可能有助於預防疾病。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89846

熱門關鍵字:

吃出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