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跌破眼鏡!花時間玩社群媒體或電玩 最新研究曝:孩子幸福感反降低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2.08.29 04:33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高中以下學校明天開學日,開學後想讓孩子感覺更快樂?家長可以這樣做!董氏基金會今(29)日指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顯示,只要引導孩子多參與「螢幕之外」的休閒活動,當孩子們參與課外活動,如運動、音樂課或與朋友的休閒聚會時,幸福感會提升;反之,當花時間在社群媒體或電玩上,幸福感會降低。

這一份2022年5月發布於《BMC兒科期刊》的研究,是由南澳大學學者與澳洲教育部共同進行,分析了2018年南澳幸福感及投入感蒐集調查中6萬1759名、4到9年級學生資料。

研究人員藉由評估受訪者每周參加課後活動平均天數(下午3到6點),並測量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像是悲傷、擔憂、投入、樂觀、情緒調節及生活滿意度。結果發現,參與課外活動時,幸福感會提高,但玩遊戲、看電視或瀏覽社群媒體等螢幕使用,則會降低幸福感。

研究結果也指出,較低社經背景但常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呈現樂觀的可能性增加15%,對自身生活感到快樂及滿意的可能性增加14%;相反地打電玩和使用社群媒體的孩子不僅在幸福感上呈現較低的水平,感到快樂及呈現樂觀的可能性分別降低9%、8%。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說,兒童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或電玩等螢幕活動時,可能讓他們認為是主角可以掌控世界,事實上,虛擬世界是無法彌補真實世界的不足,上述研究重要觀點是,真正影響其幸福感並不在於本身的社經地位,即便低社經背景的孩子有參與較正向的課外活動,也能提升幸福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結果強調了鼓勵兒童參與螢幕以外活動的迫切需要,在大環境有許多不確定性時,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個人幸福感非常重要。幸福感常是主觀的,可透過課外活動的社會技巧學習取代對螢幕的依賴,諸如看電視、遊戲、玩電腦、瀏覽社群媒體等,特別是這個世代的孩子都是在這些設備上長大的,至少得找出螢幕使用時間和其他校外活動間的平衡。

葉雅馨強調,孩子的螢幕使用時間的確需要靠父母的提醒,可透過溝通與約定,例如放學後吃飯前可以有小段的使用螢幕、飯後完成當天學校的課業要求就可以使用手機網路,但是就寢前半個小時必須停止,而和孩子討論的過程,也是學習時間管理,和孩子會有討價還價,甚至爭執,但是必須立下雙方都同意的方式,然後依照結論執行。

葉雅馨建議,家長在孩子習慣養成前必須配合孩子的作息,需先考慮自己的習慣與承諾可行的方式。假日時,戶外運動算是比較簡單可行的活動,沒有運動習慣的家長不妨趁著為孩子安排運動以取代螢幕的使用時間,和孩子一起在運動或戶外活動上增加親子共享。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發燒、尿血塊「連輸9袋血」還在貧血! 9旬翁胃潰瘍出血胃鏡險照不出來

顛覆!台灣最新研究揭維生素D真相 老人補越多恐越加劇失智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