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更浮躁、焦慮,是真的,但為什麼?推廣善意練習的演說家休士頓.克拉夫特(Houston Kraft)在《你的善良必須更有力量》一書指出,人類每天接觸大量資訊,卻未經篩選和整理,創造力和想像力實際上正在減少,也因而消磨了對他人的同理心,寧可互相比較批判,也苛責刁難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網路世界正在侵蝕我們的同理心
美國心理學會於2000年在其網站上刊登文章指出,現在學生的平均焦慮程度比過往50年都要嚴重,而原因有數百種。
首先,我們的大腦先天不適合每天接收大量資訊。在2018年,市調公司尼爾森發現,美國成年人每天至少花11個小時在社群網站上頭。除此之外,在2016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也指出,現代人在每天淸醒的時間接觸了34GB的資訊量,而且都未經篩選和整理,無法轉換成有用的知識。這些都是不帶個人色彩的數位內容。
大量的圖像和影片轟炸大腦,我們的互動能力因此受到影響。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自2000年以來,大學生的同理心不斷在下滑。科技日新月異,但人類的社交能力卻不斷在倒退。
這個警鐘眞是令人慚愧。而我們體認到,儘管大家在網路上的交流非常頻繁,但也更加孤獨、焦慮。千禧世代是所謂的數位原住民,但容易感到寂寞。
8年級時,我得到第1支手機,而上面有個遊戲叫貪食蛇。接著我迷上黑莓機的打磚塊遊戲。現在我手上握著有線條光滑的iPhone,並在藴含無限可能的AppStore上找尋資源。為了取悅我們,市面上永遠不乏類似的軟體和遊戲,但我們卻因此付出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注意力。現代家庭用餐時,每個人只管把臉埋在手機裡,而不願多多交流。
3C產品漸漸搶走我們的注意力。為了取悅我們,它們不斷更新設計,讓我們擺脫不了。相較之下,誰想去接觸不完美又不討喜的眞人?科幻小說家都警告過,如果沒有自覺、不夠小心,機器就會控制人類的日常生活。歸根究底,網友比較好應付,現實中的人要靠相處。
網路世界讓人相互比較也批判自己
在網路世界中,大家都只想分享最美好、最値得慶祝的生活片段。我們認識彼此的唯一方式,就是透過最受歡迎的貼文和照片。網友只會看到光線最美、穿著最有風格的自己。而我們也只想貼出最洗練、最風雅的文句。總之,每個人都花許多時間在打造出精雕細琢的網路形象。
在個人檔案上,我們會端出最體面的形象,也爭相成為名人的頭號粉絲。在網路上,我們不切實際地互相比較,無情地批判自己和他人。「眞希望我的髮型也那麼好看」、「多希望我的戀情也和他們一樣」,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內心獨白,眼中只有他人精挑細選的形象,而忽略完整的自己。
數位資訊唾手可得,又會令人上癮。只要我們有「閒暇時間」,就想不斷滑手機。我隨時都想拿起3C產品,症狀非常嚴重。我時常誤以為自己的手機鈴聲響了,但其實是路上的其他雜音,而大腦總是下意識地叫我拿出手機,以免漏掉重要事項。
有了手機,我們就能一手掌握天下大事,還能與人互動。相較之下,無所事事地坐著最浪費時間了。
但神經科學家指出,正是在無聊的時刻,人們才會培養出同理心和創造力。《至善》(Greater Good)雜誌的專欄作家貝爾頓(Teresa Belton)博士認為,做白日夢時,就是在享受沉默、停頓和靜止的時刻。遠離喧囂又雜亂的世間,腦袋淸空,就可以盡情揮灑創意了。但我們現在沒有無聊的時間,有大量的內容要消化,有一打的朋友要傳訊,還太多的八卦要跟對方講。
這不是新聞。在1980年代,加拿大學者研究電視如何影響觀眾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而這2個特質跟同理心息息相關。他們發現,長期看電視後,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的能力就會減低。如今我們的口袋裡就有最功能強大的電視。
現代人隨時都能收到精彩又豐富的內容,但最直接的副作用便是焦慮。除了資訊超載外,我們還會進行兩敗俱傷的比較遊戲,連無聊的餘裕都沒有。我們自以為在抄截徑,卻疾速駛離正常的人際交流公路。
教育心理學家玻芭(Michele Borba)博士在《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一書中說,焦慮增加,同理心就會減少,她稱此為「同理心差距」。她提出強有力的證據,指出這種差距正在擴大。這個因果關係很好理解:越操煩自己的事,越沒有心思關心別人的處境。
- 世界所需要的善良 交流與理解
理解是人與人交流的基礎。朋友間也要經歷痛苦與掙扎,感情才會深厚;光點兩下螢幕是辦不到的。這不是可有可無的善意,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它不是營養品或止痛藥,而是治癒世人創傷的關鍵藥物。
(本文摘自/你的善良必須更有力量:勇氣、耐性、同理心,深度善意是助人的王道/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