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食因性傳染病,可經由接觸受感染的動物、食入受汙染食物、飲水,或經與患者直接接觸而感染,疾管署今(24日)表示,內出現今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
該名個案為中部未滿 10 歲女童,於 8 月 11 日出現腹痛、水瀉等症狀,就醫後因症狀持續未緩解,8 月 14 日再次就醫收治住院,經檢驗後於昨 (23) 日確診 (大腸桿菌 O157:H7),目前症狀已緩解出院,將再複採追蹤健康狀況。衛生單位已匡列相關接觸者共 15 人,均無疑似症狀,並安排家人 5 人及潛伏期飲食之餐廳廚工採檢,相關疫調及防治工作持續進行中。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潛伏期約 2 至 8 天,感染初期症狀為水瀉、腹痛,病情惡化後會出現嚴重腹瀉及血便,成人會有腎衰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小孩則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並可能導致長期洗腎或造成死亡。疾管署指出,大腸桿菌血清型約 100 多種,病原所產生的志賀毒素是導致腸黏膜出血及腎臟病變的主要原因。
疾管署提醒,預防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應注意飲食及飲水衛生,保持使用及食用器具清潔,避免生食或飲用未經滅菌處理的乳品、果汁或生菜沙拉;用餐前、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後,應使用肥皂澈底洗手,降低感染風險。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飲食史。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COVID-19/研究揭「腸道菌群改變」恐為 MIS-C 發病機制!營養師解析如何預防
COVID-19/七月後已兩千多人重複感染!「這2 種」狀況都算重複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