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病程來得又快又急!新冠疫情期間,不時聽到有確診者併發敗血症死亡的消息,看在重症醫師眼中「敗血症」就像是一場戰爭,除了要精準打擊到病原體外,也要防範與病原體大戰後,人體所釋放出過量的細胞激素,及早用藥物防止出現免疫風暴,如今再加上「血液淨化術」快速清除血液中毒素,有效縮短病程在治療上多了一項新利器。
敗血症患者人數被低估!病程快速需及早治療
任何細菌、黴菌、病毒等都可能引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產生敗血症,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表示:「敗血症在臨床上並非少見,只要進入重症產生敗血症風險極高,甚至是常見的問題,但有時醫師未必會完整登錄疾病分類,導致發生敗血症症狀的患者數量被低估!」
尤其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在合併感染時較易發生敗血症,特別在國內第二波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患者可能於治療癌症、中風、糖尿病期間,突然發現確診新冠,原本身體狀況不佳的患者這時更容易引發中重症。
最擔憂中重症併發敗血症,往往病程進展快速,張厚台醫師依據多年經驗,有患者早上還一切正常、中午插管、晚上就不幸病逝,並不是治療過程中沒打中細菌,而是患者受不了身體所產生的「免疫風暴」。
敗血症就像戰爭!治療分為三大階段
因應敗血症就像是一場戰爭,張厚台醫師解釋:「治療並非在戰場把敵人(病原體)打死而已,戰後也需要將病原體如細菌屍體所釋放的內毒素 (endotoxin),及人體免疫系統所釋放出的過多細胞激素(cytokine)清除乾淨,這些毒素沒清乾淨易造成免疫風暴,導致第二波病情反轉。」這時有機會透過血液淨化術及早清除戰場,避免繼續破壞身體。
臨床針對敗血症治療,主要分成三階段:
一、 診斷致病源:治療前一定會先確認「病原體」,依據病人身體狀況、症狀來判斷病源,後續進行血液培養等化驗。
二、 藥物治療:依據相對病原體使用藥物,例如足夠抗生素、抗病毒藥、抗黴菌藥,不管是病毒、細菌、黴菌等先進行控制。
三、 清除體內毒素:病原體被攻擊後所衍生的細胞激素、毒素,往往是造成第二波病人死亡的主因,若患者用藥後病程持續惡化,可採取血液淨化方式及早控制。
血液淨化術為避免「免疫風暴」新利器
既然要清除身體的毒素,難道透過洗腎不行嗎?事實上,早期臨床確實透過洗腎方式進行,但洗的速度不夠快、清除的毒素種類有限,從研究結果發現成效不如預期,隨著醫學進步,血液淨化術移除毒素的效果和速度都有顯著改善,促使病人血液動力學穩定、器官衰竭情況改善,避免出現免疫風暴,減少患者處於敗血休克的時間,來減少對器官造成傷害。
如今臨床上已針對流感、H1N1、革蘭氏陰性菌感染併發敗血症患者使用血液淨化術,先前一名婦女泌尿道感染革蘭氏陰性菌產生敗血症,經過四次血液淨化術,病況明顯好轉,推測這項新技術也能運用在 COVID-19 造成的敗血症上。
研究:血液淨化術對新冠重症、MIS-A 也有效!
張厚台醫師強調:「因應新冠產生的敗血症的患者越來越多,許多臨床證據顯示 COVID-19 重症病人的死亡主因是免疫風暴造成多器官衰竭,根據最新文獻顯示血液淨化對 COVID 產生的敗血症也有效。」
特別是本身已經有肺炎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後續再得到重症機率比一般人高,若這類患者藥物控制仍不佳,同樣會及早考慮使用血液淨化術。
此外,不只是新冠重症會造成免疫風暴,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MIS-C、MIS-A 產生的免疫風暴原理與敗血症相似,同時也會侵犯人體多重器官,截至 8 月 17 日為止,國內累積 100 例兒童通報出現 MIS-C,推測潛藏的 MIS-A 患者非少數,未來可利用藥物搭配血液淨化術,及早控制病情,是後疫情時代中防範重症死亡的一大利器。
但並非每一位患者都適用「血液淨化術」,醫師也需要評估患者狀況是否合適,張厚台醫師提到:「好的武器也要搭配恰當的使用時機,及專業醫師判斷,大刀不能隨便亂用,患者若前期使用藥物效果良好時就不會使用。」
眼看漫長疫情尚未有終點,不論敗血症、MIS-A 都仍是未來確診者可能面臨的問題,張厚台醫師呼籲:「民眾確診後千萬不要在家當黑數,一定要確認自己是不是可以符合使用抗病毒藥物資格,早點治療減少新冠肺炎造成的傷害。原有慢性疾病或老年人皆須注意新冠肺炎改善後續敗血症的出現,以早期治療減少併發症」,尤其在新疫情時代,利用新科技可進一步改善敗血症的高死亡率。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黃懷賢
延伸閱讀:
台北市十大死因「腎臟病」「敗血症」高於全國!名醫:死於腎臟病都是醫療比較好的地方
天氣炎熱易感染李斯特菌!染菌恐敗血症,營養師揭要小心「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