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特管辦法修正後,「微菌叢植入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該項治療技術是透過將健康捐贈者的腸道菌叢,以灌腸、內視鏡或口服膠囊方式植入病人腸道系統,以恢復其腸道菌落平衡,達到治療效果。
微菌叢植入能將低復發率!
尤其像是反覆性、常規治療無效之困難梭菌感染病人,國外早已將微菌叢植入治療列為治療反復性及難治性困難梭菌感染的標準首選治療。
林口長庚兒童胃腸科副教授陳建彰:「兒童病患若有困難梭菌感染,在一些有潛在疾病或特殊病史兒童,較會出現復發或是較難治療的情況,經由微菌叢植入治療可輔助調整改善腸道的微生物生態。」
因為相較於多種抗生素治療,微菌叢植入治療在容易反覆感染的族群,如化療患者、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器官移植患者,能維持更低的復發率。不但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可以讓關鍵的抗腫瘤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能順利進行。
飲食與腸道健康密不可分
長庚微菌治療中心主任邱正堂教授表示:「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在過去十年內,盛行率上升六倍以上,與飲食、環境及腸道菌叢改變密不可分。」民眾應均衡飲食、避免高油、高糖等西化飲食才能讓腸內好菌多多、不會吃出一身病。
其中,困難梭菌感染是造成疾病發作以及療效不佳的重要因素的,發炎性腸病病友應積極接受治療,達到黏膜癒合的治療目標,如此才能避免穿孔、瘻管、腹腔內膿瘍、癌症等併發症。
臨床醫師也分享近期收治的一名個案,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數年前罹患卵巢癌末期,持續接受化學治療。與病魔辛苦搏鬥的這段時間,多次因為困難梭菌感染,造成嚴重腹瀉,一吃就拉,無法進食,所以醫師不得不多次暫時停止或是延後化療,造成腫瘤控制好好壞壞。經過多種抗生素治療後,雖然短時間可以把細菌清除,但總是反覆發生。
化療後患者又嚴重腹瀉,一天拉十幾二十次,拉到脫水昏倒在廁所,才被家人送醫。這已經是第四次這樣了,住院、禁食、打點滴、營養針、口服多線抗生素治療,轉眼將近一個月過去,還是一吃就拉,未見好轉。
因為太常拉肚子,痔瘡出血及肛門周圍破皮,讓她什麼都不敢吃,患者選擇接受微菌叢植入治療,植入後回到病房當天下午只排過一次糞水,第二天就完全沒拉肚子。隨著飲食正常,在三天後出院,至今也未曾再發生困難梭菌感染,化療也不再因此中斷,腫瘤的控制愈來愈好。
「微菌銀行」提升研究 發展「精準醫學」
長庚醫療體系在 2019 年成立微菌治療中心至今,已順利進行一百例經大腸鏡微菌叢植入治療,患者年齡從 3 歲到 99 歲不等,整體成功率超過九成,遠大於兩週抗生素治療的三到四成。
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累積卓越的臨床實務經驗。其中 33 位發炎性腸病合併反覆或頑固性困難梭菌感染患者,微菌叢植入治療成功率為88%,且可在植入同時檢查腸黏膜的發炎狀況,減少病友檢查、治療分開的辛苦。
為即時提供植入所需安全且健康的微菌叢,長庚微菌銀行在對捐贈者進行包含細菌、病毒、抗藥性基因檢測等高規格檢測後,將通過嚴格篩檢的合格檢體妥善儲存,以隨時提供臨床治療所需。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連假是急性腸胃炎好發期!一表看懂細菌性、病毒性腸胃症發作時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