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22 ADA新銳建築獎入圍作品公布

欣傳媒/ 2022.08.10 02:03

新聞圖片

2022 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因疫情考量,評審團隊透過視訊的方式與國際評審進行討論。經由第一階段初選書審,以及第二階段初選評審與參賽團隊的面談,從公共性、社會、環境、心理、空間、與多樣性等角度切入思考與辯論後,選出即將角逐首獎與特別獎的入圍作品共10件!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的參賽作品,反映了近兩年台灣建築生態轉變的面貌,年輕建築創作者們展現與上屆一樣高度實驗性的設計思維之外,本屆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公共性,描繪了年輕建築師在困難的公共工程環境中勇於挑戰,以多樣的材料、形式,無論新建或整修、同化或異質,豐富的建築面貌,都為今年ADA添上格外的色彩。

2022 第六屆 ADA新銳建築獎入圍作品:

承宗|落水唷 Rainy Dome
將一把傳統油紙傘拆解成分離的眾多零組件,完成了具有數理邏輯的三倍傘骨結構,張起如有機葉形輪廓的防水帆布,能感受到立體的木構產生的特殊空間體感。

新聞圖片承宗|落水唷 Rainy Dome;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張哲毓+林天永|黑屋裹白室
以二元性的黑白-空間論述,透過二空間-建築工作室(黑屋)與建設公司(白室)面對城市的封閉與開放性,試圖在剖面上呈現立體的圖底關係。

新聞圖片張哲毓+林天永|黑屋裹白室;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劉黃謝堯|利澤飛灰暫存場 - 時間中的地理尺度行動
倉儲基地位於利澤沙丘,是飛灰殘餘,透過穩定固化堆放在沙丘背後的儲存場。將露天開放式進化為倉儲披覆式,降低淋雨後汙染環境的可能性。

新聞圖片劉黃謝堯|利澤飛灰暫存場 ;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陳冠帆+陳韻愉 |嘉義實驗木場
配合嘉義對木構「研究」及「加工」的機能需求,於再利用修復設計時重整結構系統進而突破空間跨度的限制,且因應日式宿舍建築各部位的條件,嘗試提出符合現代空間需求之特殊木構新結構方式。

新聞圖片陳冠帆+陳韻愉 |嘉義實驗木場;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姚仲涵+曾睿彬 |光電獸#26 - 你追我跑
試著將午炮的意義與校園的時光呼應,連結眾人的兒時回憶。透過科技聲響與燈光的同步,用兩種燈具模擬出對兩者的想像,創作出在整點發生的聲光劇場,召喚現場及山下觀眾的注意,共創一個回憶年華的展演與宣告。

新聞圖片姚仲涵+曾睿彬 |光電獸#26;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陳乃中|HEITO 1909 屏東縣民公園
屏東製糖工場創建於1909年,1994年紙漿廠因工業廢棄物及嚴重的汙廢水議題而關閉,故於殺蛇溪沿岸遺留了近80公頃的閒置荒地。設計施作過程中透過不斷積極爭取,同步鑽研史料,一邊持續地挖掘、一邊不間斷地修正設計,保有文化資產的前提下,賦予這些歷史遺構新的使用方式,轉化昔日的場景故事。

新聞圖片陳乃中|HEITO 1909 屏東縣民公園;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胡靖元|▱|新竹市體育館雨庇及館前廣場之增生
面對既有建物的尊嚴與嶄新面貌的期許,把既有中軸線及抬高的破除,場域的自身性並不會就此消失。所以轉為溝通的姿態,以大階梯及坡道創造易親近駐足的場域,同時透過門廳、柱列與雨庇、館前廣場,在外跟內之間,置入數個空間層次,延伸、連通以及緩衝,自此輕盈而自由,天地之間畫一條線。

新聞圖片胡靖元|▱|新竹市體育館雨庇及館前廣場之增生;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蘇子睿|台北植物園溫室整建工程
將長期閒置、結構危險的舊溫室以及使用率低及維護成本不俗的水池拆除後,利用既有的空地與拆除後的空間配置足夠植物學者使用的室內空間,努力製造最多樣的微氣候讓更多的植物可以在這裡舒服的展示自己。

新聞圖片蘇子睿|台北植物園溫室整建工程;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王識源+盛郁庭 |珊弧。山瑚
利用電腦演算轉化這自然界的規則,透過透明材料,表現海底珊瑚美麗的變幻樣態與純淨光澤,而他的色彩則是與其互動的人們與光,相互共生而成的繽紛。

新聞圖片王識源+盛郁庭 |珊弧。山瑚;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郭恩愷|習森 | Forest-Tree Classroom
一座從山林土地資源長出來的森林風雨教室。一位建築者住進森林150天,身處海拔1,200公尺高的林場裏,從『設計』到『施作』,親手打造一座森林風雨教室、一座用雙手思考的自然建築。

新聞圖片郭恩愷|習森 | Forest-Tree Classroom;圖片提供/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這10件入圍作品將角逐本屆首獎及特別獎,ADA新銳建築獎將在10月進行決選現勘,10月31日(一)舉辦頒獎典禮。後續更多活動詳情,請持續關注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粉絲專頁:

「ADA新銳建築獎」是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ADA )於2012年發起,邀請45歲以下的創作者,以座落於台灣的建築設計或裝置作品參賽。今年更特別邀請a+tec《實構築》季刊負責策展,結合展覽、論壇與出版等形式,展示台灣建築的即時縮影,預計今年底在台北市展出今年得獎作品,提供年輕創作者一個發聲與橫向對話平台,與各領域交流,並共同構思更全面的未來。

 

【更多資訊】
頒獎典禮 : 10月31日(一)
展覽日期 : 2022年12月10日(六)~2023年1月15日(日)
展覽地點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展演空間

【延伸資訊】
>
====================
圖  文/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編  輯/蘇琨峰

 

更多建築旅行、生活品味、設計相關活動請上【】

點此看原始內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