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久好無?有閒來尞、來食茶、打嘴鼓!」這是客家人的待客語,歡迎大家來喝茶聊天,吃糍粑(麻糬)之意。
客家人一向熱情好客,7月31日一早,「咚咚咚」熱鬧高亢的太鼓隊,揮揚出雙龍鳳鼓隊形,準備於十點左右為《船與傳》啟幕,在「苗栗好客館」前熱誠迎嘉賓。
鑼聲響、客人到,清晨六點,東方微微露出曙光,苗栗好客館猶如辦喜事,廚房裡,煙霧迷濛,炒香菇、豆干、菜脯香陣陣飄來,勾起人們的味蕾,蠢蠢欲嚐。志工將菜包做成橢圓形,形狀像豬籠,俗稱「豬籠粄」。客家菜包內有蘿蔔絲、香菇、豆干......是節慶米食之一,包好放在月桃葉上面蒸熟,即美味又有月桃葉香,美觀可口。
展館內陳列著美食抱枕,有新丁粄、艾草粿、客家菜包、碗粿、九層糕、桃粿,吸引著貴賓的目光。苗栗縣食品烘焙推展協會理事長陳心紜,拿起各式各樣的美食抱枕,仔細端詳。「哇!很有趣,很有特色,市面上都還沒有看到客家美食抱枕,很不一樣的感覺!」她第一眼就被新丁粄、艾草粿抱枕吸引,在家裡若有顆這樣的抱枕,抱著它一定很舒服,又有紀念價值。
客家米食多元,新丁粄、牛汶水是客家文化特色。展館牆外特以「牛汶水」為名,含意為,夏日炎熱,牛喜歡泡在水中,一方面消暑,另方面去除身上的小蟲。客家人以客家米食來表達,一群水牛窩在河裡,只露出頭與背;牛群躺在泥濘水裡,猶似躺在黑糖薑汁,中間凹陷處好似水牛戲水後留下的凹痕,以此命名為「牛汶水」,寓意牛玩水,這是苗栗的米食特色之一。
有位會眾孫玉霞小姐說:「我是閩南人,客家人做的『牛汶水』,軟Q不黏牙,小孩子也非常喜歡吃。」早期農業社會,每到插秧季節,客家人就做「牛汶水」,一塊一塊用盤子疊起來,象徵堅固。擺在田埂祭拜,祈求上天保佑,大水來時,不會沖刷田埂。拜完後,再給農夫當點心,映照客家人刻苦耐勞的精神。
客家人也手做「新丁粄」祭拜天地,祈求風調雨順,家中長輩長壽安康。苗栗市清華里里長吳姿澐說,客家美食是她從小吃到大的,口齒留香,永難忘記的好滋味。
苗栗山城客家人居多,米食也是他們的主食。今天志工特製了牛汶水、新丁粄、麻糬,招待貴賓作為伴手禮。未來苗栗好客館也將不定期DIY實作新丁粄、牛汶水,把傳統客家米食發揚光大。
撰文/袁淑珍、章麗玉;攝影/黃鵬宇、顏人鵬、李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