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國人平均餘命已達81.3歲,創下歷年新高!百歲時代來臨,活得健康又長壽,才是人生幸事,而骨質疏鬆症的防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越動越健康,擁有好的骨質,才能讓你更有活動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醫師林松彥指出,雖然國人越來越長壽,但「不健康餘命」也跟著延長,也就說人生最後一段路上,許多人是在失能、臥床、失智及嚴重慢性病纏身等情況下度過,而且時間長達8、9年以上。
「盡量將不健康餘命的年數縮短,最好能歸零,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因此,大家更應該重視骨鬆的防治。」林松彥醫師語重心長地提醒著。
別等到跌倒骨折 才知道自己有骨鬆
骨鬆的防治,是為了降低骨折風險,避免因此導致進一步失能。林松彥醫師舉骨鬆最常造成的髖部骨折為例,就算接受手術治療,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患者能完全回復行走能力,其他則需使用拐杖或輔助器,甚至以輪椅來代步。
髖部骨折為何後果如此嚴重?原來,髖關節連接骨盆及下肢,不但須支撐身體的重量,又是大多數動作的轉軸處,但卻沒有特別粗壯。發生髖部骨折之後,很難完全恢復原有的功能,身體的穩定性也會跟著大打折扣。台灣髖部骨折率高居全亞洲第一名,不僅讓患者臥床、失能的風險大為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髖關節骨折發生的第一年,死亡率更高達12~13%!
林松彥醫師以自己的臨床經驗分析,雖然骨質疏鬆病人約占門診量的一半,但主動來求診的卻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數患者都是骨折後,才得知自己骨鬆問題這麼嚴重,可見國人對骨鬆的認知與骨折風險的警覺性仍嫌不足。
注意變矮、過輕等骨鬆症狀
骨鬆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兩種,前者是年紀增長及女性停經、缺乏荷爾蒙保護等因素所造成的,後者則是因為疾病或藥物治療,導致骨質加速流失。林松彥醫師指出,次發性骨鬆好發於慢性病患者身上,例如糖尿病患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造骨能力降低、破骨能力提升,因此骨質品質也會跟著下降;腎臟病患者吸收鈣質的能力較差;氣喘或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因服用類固醇藥物,也會引起骨鬆等副作用。慢性病患及次專科醫師因為專注於疾病本身的治療,較容易忽略骨鬆等副作用,因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藉由不斷地宣導,期望能喚醒大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重視。
「只要提高警覺,對於防止骨質流失,都能發揮不錯的效用。」林松彥醫師提醒,「身高變矮超過4公分」、「體重過輕(BMI<18)」、「靠牆站立時,後腦勺無法緊貼牆壁」,這些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常見的徵兆,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狀況,建議趕快至醫院求診。若醫師懷疑你是骨鬆患者,會再進一步安排脊椎側位X光,以確認骨頭是否因骨鬆而變形;之後也會依據檢查結果,利用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預估未來十年骨折的機率,並且提出治療建議。
骨鬆治療須持續 勿中斷
「即使是嚴重骨鬆患者,只要好好配好醫師治療,骨密度都會有長足的進步。」林松彥醫師提到,自己有位患者是90多歲的老伯伯,當初也是因為髖部骨折才發現自己有骨鬆問題,經由十多年耐心治療,目前骨質的健康情況相當不錯,行走及活動能力也都沒有問題。
「記得持續回診及接受藥物治療,才能維持骨密度,並且降低發生骨折的風險。」林松彥醫師經常對門診病人耳提面命。不過,隨著疫情不斷出現新的變數,以及確診人數大增的情況下,許多民眾對於赴醫院就診有所顧忌,讓骨鬆治療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只要停藥,骨質流失是必然的。」林松彥醫師解釋,一般人每年約流失1%的骨本,而骨鬆治療藥物1年約可增加3~5%骨質;以T值-3.0的患者為例,至少須要持續治療5年的時間,才有可能進步到T值-2.5,若要回復到正常骨量,也就是T值大於-1.0,可能需耗費10年以上的時間。如果沒有持續使用藥物來抑制骨質流失,好不容易救回來的骨密度,又會繼續惡化。
有些人擔心骨鬆治療藥物可能帶來後遺症,例如牙床顎骨壞死等問題;林松彥醫師表示,只要做好口腔清潔及衛生,並且定期至牙科治療及檢查,就不用擔心併發症。從醫學統計資料來看,骨鬆治療藥物能預防5至6成的脊椎骨折,以及4至5成左右的髖關節骨折,但對牙齒所造成的風險,卻只有萬分之8左右。如果因擔心副作用而不願意接受⻣鬆藥物治療,可能對健康帶來更嚴重的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林松彥醫師提醒,持續回診及接受藥物治療,才能維持骨密度,並且降低發生骨折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就看 全台骨鬆良醫。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309-PRO-2022-Ju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