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約有五分之一新冠確診康復者會出現長時間的症狀維持,被認定為長新冠患者。為緩解這些不適症狀,同時提升個人免疫力來對抗新冠病毒,精準營養成為新冠時代防疫顯學。其中山酮素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及修護粒線體提升功能效果,是健全身體防護力的抗疫新素材。
和未感染新冠的健康者相比,長新冠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異常疲倦、體力或腦力勞動後症狀加重、發燒。另外,部份患者也會出現呼吸道及心臟症狀,包括呼吸困難急促、咳嗽、胸痛心悸;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難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腦霧)、頭痛、頭暈、睡眠障礙、抑鬱、焦慮;消化系統症狀像是肚子痛或腹瀉。其他症狀還有關節或肌肉疼痛、皮疹、月經週期變化。
長新冠兩大成因:與粒線體的功能不良和持續發炎反應相關
7 月 28 日於台北南港覽館 2 館舉辦的「Bioasia 亞洲生技大會--後疫情時代原料解析」發表會中,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院長謝榮鴻表示,國外研究期刊指出,長新冠症狀的主要兩大原因分別是「細胞發電廠」粒線體的功能不良,以及持續性發炎反應,其影響途徑包括:
- 病毒蛋白持續干擾細胞粒線體正常功能,導致無法提供細胞足夠動力且釋出自由基破壞細胞。
- 殘存病毒蛋白持續誘發體內發炎反應,導致免疫系統混淆攻擊自體組織細胞。
- 先前病毒感染造成中樞神經和血管內皮細胞傷害,影響神經訊息傳導與腦部荷爾蒙分泌,進而造成肌肉骨骼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道、神經系統及精神狀態出現問題。
與病毒共存時代,「精準營養」成為新趨勢
雖然目前疫情趨緩,但是國際各國間仍不時傳出新變異病毒株,具有免疫逃脫及增加傳播能力的特性,想要病毒隨時間逐漸消逝的可能性趨近零,未來已經是走向與新冠病毒共存世代。
除了持續戴上口罩、維持適當社交距離,盡量降低接觸病毒,打造健康的個人體質和提升免疫調控能力也很重要。因此,在後疫情時代,「精準營養」成為一門新興科學。
謝榮鴻教授解釋,透過精準檢測透視新冠病毒對個體傷害層次,針對個人生理狀況與營養需求進行飲食設計,除了供給身體修護維持正常機能外,並藉由食物特有營養素與植化素等,強化生理機能或消除有害物質。
簡單來說,精準營養為針對每個人不同的基因、狀況,提供其營養方面最精準、量身打造的支持與保護。謝榮鴻教授也舉例,在疫情爆發時,有些人感染後會產生發炎、重症反應,有些人則不會,這些就是個人狀況的差異。相同的,每個人對食物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和非營養素功能性成份的吸收也存在著個體差異。
從營養免疫健全防護力,專家提點應注意事項
後疫情時代要如何健全自身的免疫反應及防護力呢?謝榮鴻教授建議必須維持好以下 3 點:
- 基礎黏膜保護及免疫能力:攝取足量蛋白質及熱量,注意餐食量及種類多元,脂溶性維生素與 B 群,礦物質鈣、鎂、鋅、硒等,強化修復基礎黏膜保護與抗體免疫能力。
- 攝取抑制病毒活動的食物:攝取蔥/蒜、十字花科蔬菜、菇/蕨類等的食物,其中所含有的多醣體、植化素等有助於對抗外來細菌、病毒物質。
- 平衡保護力:透過補充 Omega-3,與天然抗氧化/抗發炎植化素來平衡過氧化/發炎反應、避免病毒引起持續性免疫(細胞激素)風暴。
健全防護新素材山酮素,具抗發炎、修護和提升粒線體功能
天然蔬果中包含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植化素,包括酚酸類、黃酮類等多酚物質,吸收後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生理效用。其中山竹果皮中的山酮素,除了可以直接螯合自由基與調控增加體內抗氧化酵素達到抗氧化作用,同時有調節平衡促發炎細胞激素生成,達到抗發炎作用的效果。
研究也發現,山酮素具備修護粒線體和提升粒線體功能的作用。謝榮鴻教授表示,山酮素有非常好的抗發炎、抗氧化、修護粒線體提升功能等效果,是在新冠病毒共存世代,維護健康的機能性保健素材。
此外,潤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彥廷也表示,以臺北醫學大學團隊研究能量,結合營養保健專業知識,深耕多元功效性成分開發,更能掌握功效成分來源及萃取純化技術。
山酮素具有優異抗發炎、抗氧化及修護粒線體提升功能等效用,希望將山酮素融入日常生活中,開發調控免疫、改善長新冠症狀的產品,並發揮團隊多年銷售經驗的優勢,促進民眾預防保健及市場發展目標。
文/賴以玲、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抗疫五階段治療,中醫師、營養專家教你如何用對藥材食材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