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可欣/綜合報導)全台連日飆高溫,用電量也持續位於高檔,根據台電官網的資料顯示,25日的尖峰用電量在下午1點30分來到4054.1萬瓩,僅次於22日的4074.8萬瓩,創下史上第二高,尖峰備轉容量率達到9.48的黃燈,表示供電吃緊,系統供電餘裕緊澀。
圖/台電官網的資料顯示,25日的尖峰用電量在下午1點30分來到4054.1萬瓩,僅次於22日的4074.8萬瓩,創下史上第二高,尖峰備轉容量率達到9.48的黃燈。(摘自台電官網)
台電表示,25日預估尖峰備轉容量為367.3 萬瓩,當天最大供電能力為4427.3萬瓩,另外中火2號機破管檢修,已於當天併聯發電,加上各項調度因應措施,25日全台供電無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也提到,一名40多歲男性,18日在家昏迷送醫,到院體溫飆至44度,於19日不治身亡,死因為熱中暑併多重器官衰竭、肺炎併敗血性休克,為今年首例同時中暑又染疫個案。
家庭醫師黃彗倫提醒,要預防熱傷害其實不難,身處於高溫的環境下時,注意不要做太過激烈的運動,同時也要注意保持運動環境的「通風」,運動時也要記得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此才能將熱傷害的機率降到最低。
圖/全台連日高溫,家庭醫師也提醒,多補充水分避免熱衰竭或熱中暑。(摘自中央氣象局官網)
他指出,熱衰竭和熱中暑雖然都是天氣炎熱所可能導致的疾病,但兩者的原理不大相同,熱中暑的根本原因造於體溫,而熱衰竭則是調節體溫的手段本身出了問題。想必大家都知道,人體的體溫過高時會用排汗降溫,但是如果排汗過多,導致身體流失了過多水分和鹽分,就會導致人體缺水和電解質失衡。
黃彗倫表示,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例如運動飲料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症狀嚴重到無法改善,則要送醫採取靜脈輸液的措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藉此來緩解熱衰竭的狀況。
【更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