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溝通往往帶著許多情緒、盲點,但如何評估情感是否破裂到無可挽回,或者還有機會延續?兩人一起尋求諮商,作為意見參考是不錯的選擇。諮商心理師羅子琦在《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一書提到,若讀者反思自身的婚姻關係,想邀約伴侶詢求專業協助,她建議用4個原則,取得雙方共識,是開啟對話的第一步。以下為原書摘文:
如何邀請伴侶一起參與婚姻諮商
在我的經驗中,能夠一起走進諮商室的伴侶,大約有幾種情況:
- 因為孩子出現身心問題,在學校輔導老師或醫師的建議下來談。
- 不僅關係緊張、衝突多,更有其中一人已出現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的狀況。
- 在其中一人的強烈要求之下,另一方勉強配合來談。
- 關係出現重大危機,例如外遇事件,而兩人希望能度過危機,並修復關係。
看完上述4種情況,你會怎麼想?究竟什麼時候,才是接受婚姻諮商的好時機呢?
其實,若是感受到雙方的互動有了困難,包括一開口就容易吵架、彼此愈來愈疏離或沒有話題,或是出現身心不適的反應,例如長期的皮膚濕疹、頭痛、憂鬱或焦慮情緒等,都是尋求婚姻諮商的適當時機。
4個邀請原則,感同身受,釋出善意
如果你想邀請另一半和你一起接受婚姻諮商,有4個原則提供你參考。
1.避免一開口就是指責或怪罪對方有問題
這真的是最重要的,避免一開口就是數落、翻出過往累積的舊帳、指責或怪罪對方。因為當我們先開始發起攻擊,便會使對方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可能是反擊、爭執,或是關上耳朵,反而聽不見你想為關係努力的心意。
2.先「交換角色」,體會對方的立場與感受,表達你對他的理解和同理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請記得,「交換角色」並非「如果是我絕對不會……」、「我根本不可能……」,這其實是你仍穩穩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自己的角度去論斷對方的行事。
真正的交換角色,是能夠「感同身受地」同理伴侶為何這樣說、為何會想那樣做,這不代表你認同對方的行事,而是去理解伴侶在防衛背後的心情與想法。
3.沉澱與整理自己
《聖經》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道出我們往往容易放大去檢視他人的問題,卻忽略自己是如何回應或參與的。
事實上,只看見刺的人,無法有真實的快樂。反思自己的真實狀態,雖然未必舒服,卻能更了解自己發生了什麼。而這便是成功溝通的第一步。
4.跳脫「誰有問題」的框架,做那個願意「釋出善意」的人
- 承接上述幾個原則,當你主動邀請伴侶一起參與婚姻諮商時,可以詢問對方:
「是否可以一起來看看,我們的關係怎麼樣可以更好?」
「因為我發現自己很難(例如很難快樂、很難表達清楚……),你願意陪我一起找心理師嗎?看看可以怎麼幫忙我或是讓家更好。」 - 跳脫誰有問題的框架,成為「主動為關係更好而行動」的那個人:
你可以告訴伴侶:「婚姻諮商是透過第三方的客觀分析與引導,幫助我們一起跳出惡性循環的死胡同。至少試個幾次,如果覺得不適合,依然可以決定中止會談。」
延伸閱讀:
跟伴侶吵架就冷戰、翻舊帳?心理師提醒「這10件事」千萬不要做
伴侶拒絕了,我該怎麼辦?
當然,你肯定會想:萬一伴侶拒絕,你該怎麼辦?這種情形確實常見。
強摘的果子不甜,如果對方堅決不肯接受婚姻諮商,請尊重伴侶的決定,並且避免用情緒性的言語責怪對方。
你可以讓另一半知道,你會尊重其意願,然後自己先參加個別諮商。在個別諮商中,與心理師討論自己在婚姻關係中的困擾,進一步探索與思考,關係中的自己可以如何調整。
我想強調的是:在互動中,有一個人願意先做出調整,就可能帶動另一方的改變,這樣一來,彼此的互動與關係就不一樣了。
當伴侶感受到接受諮商的你開始有一些改變,或是彼此的緊繃情況減弱、衝突變少,便是你再度邀請另一半參與婚姻諮商的好時機。
如果另一半雖然對你的改變感到驚喜,但是對於一同接受婚姻諮商,還是有很多猶豫,這時候,也別心急地推動對方,可以讓另一半知道:
「你也可以先去個別諮商試試,或許這樣的壓力比兩個人一起談小一些。」
如此不只展現你的接納與尊重,也是為關係的改變,不斷累積新的經驗。
(本文摘自/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