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顧失智失能患者,一個家庭中往往至少有1人必須額外付出心力,10年近百件「照顧殺人」的數據,反映的現實是:照護者身心與患者同樣飽受煎熬。 法國老年醫學科醫師史蒂芬妮・馬爾尚(Stéphanie Marchand)著作《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中,解析照護者生活節奏被打擾的憤怒,陪伴讀者找出原因、化解衝突並認清極限。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時我會失控暴怒
你在幫助一個需要你的親人,這是既成的事實。你陪在他身邊,這對你很重要,不管是哪種方式的陪伴。然而,當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你有時就會失控暴怒。
每個人都會失控,但是每個人也都會不自覺去批判這種常見行為的對錯。當你失控時,你會責怪自己,這當然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憤怒首先是一種情緒,能宣洩巨大能量並具有形體,可以移山倒海,扭轉局面。暴怒可以讓你大聲說出自己內心蓄積已久的感受,在那一刻,你不會去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而這絕對不是你的問題。怒火必須找到出路,無論以何種方式。對此毫不避諱的照顧者常說:「這可以紓壓。」的確,你當下的感受太沉重、太礙事、太挫折,有時太過痛苦,而讓你無法深藏在心裡。也許長久以來,你一直讓怨恨累積,讓怨恨默默地啃噬你。然後,只需要一點星火,就足以讓它不受控制地「爆發開來」,讓壓力得到釋放。不管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在那一刻,它能否宣洩對你來說幾乎性命攸關。了解這一點是個好的開始,讓你可以迅速找到其他方式來釋放自己,降低緊張氣氛。
根據憤怒的成因來理解這種憤怒,往往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它會讓你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沒有發生這些事或是沒有這些人,一切就會變得更好。但事實上,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好是壞,沒有人真的知道。面對相同的情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反應,一切取決於當事人有多疲累、經歷過什麼、期盼些什麼,還有他的為人,如此而已。
你的憤怒比任何事物都更能說明你的為人。最終,它會把關於你的一些重要訊息開誠布公,指引你善待自己的方法。有些事情本來就不容你置喙,沒有人可以掌控一切,這十分令人沮喪,而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憤怒的原因。
事實確實如此,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專注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衡量自己的個性和資源,找尋符合你能力的可行之道,主導事態的走向。要知道,你能迴旋的餘地遠比你所想的大得多。
你可以先用善意的眼光去觀察,按照自己的步調,留意是什麼讓你備感壓力,還有背後最深層的原因。
因為壓力不僅是一種狀態,它同時也是一種症狀,說明你的期望與現狀有出入。它是一個信號,指引你最根本需求的所在方向;認清它們,傾聽它們,聽從它們的聲音,即使你當時不見得能夠滿足它們,但這已經是很重要的一步,可以讓你徹底平靜下來,而且時間比你所想的還要長。
他人需求和自我需求孰輕孰重
對於我所遇到的一些照顧者,有些情況一定會令他們生氣。就在他們想去別的地方、做別的事情、實現其他的計畫時,親人剛好有求於他們,這時怒氣就會爆發開來。然而,親人的求助十分緊急,打亂了他們的主次排序,這不但令人感到沮喪,同時還迫使他們必須重新安排生活。
事實上,如果這種情況一再出現,就會令照顧者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包括他的生活步調和需求。這是一種失衡的關係,長此以往將會逐漸積怨。
關於這個問題,柯蕾特現身說法:「每次他打電話來煩我,我就很生氣。對他來說,每件事都很緊急,但他從不去弄清楚我當時在做什麼。我不會每次都義正詞嚴,但是到頭來苦的是我自己。我希望不用我告訴他,他就能自己弄明白,我也有要緊的事情要處理,我希望不要被打擾。」
她非常冷靜地娓娓道出,態度「像在宣洩情緒」,因為她知道「反正事情不會有任何改變」。生氣、提高音量或是聳肩,通常是她表示「不」或「我不同意」的方式。她藉此彰顯自己的存在,當然,即使她最後還是做了對方要求的事情。
對方予取予求所導致的必然性憤怒,說明了我們需要遵循自己的生活步調。
露西爾的情況也是如此。她很樂意陪在母親身邊,但最好是星期天。於是她「保留」了星期天,負責處理母親的文書,安安靜靜地陪她一會兒。在其他的日子裡,她希望不要有太多電話打擾,能夠安心工作,照顧好同樣需要她的子女,和丈夫一起從事一兩個活動。這無關自私,她愛每一個人,喜歡和每一個人相處,她只是希望有人可以理解,她也需要安排自己的時間,規劃自己的生活。她不可能同時面面俱到,結果導致她最後很容易態度不佳或發脾氣。她暗自希望有人偶爾可以出面協助,不用她開口,也不用擔心自己處理不好會發生什麼後果。
此時,憤怒是個真正具有意義的信號,它表明她的忍耐度正在下降,她需要休息,需要獲得幫助。明白了這一點之後,露西爾開始思考「還有哪些其他方式」,因為她很清楚「這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怪罪疾病
對於有些照顧者來說,憤怒是一種比較強烈、持久的不滿情緒。問題的根本並不總是那麼明顯,也無法在一開始就清楚表達出來,但緊繃的氣氛可想而知。他們像是「遭到妨礙」,一心想要事情能有所轉變,想要盡一切可能扭轉局面。面對親人,他們最真心的願望是「讓他回到從前的模樣」,「或至少不要變得太糟糕」。他們就像是撞到了玻璃天花板,竭盡所能、耗費心力,卻無法達到他們難如登天、不切實際的目標。這種情況無法擺脫,令人深感不平,也讓人非常沮喪。他們感到無能為力,幾乎無法諒解自己的親人,覺得如果對方能明白就好了。
有時,他們也會對自己生氣,不滿自己過去或現在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對所有大小事都看不順眼。他們多半會遷怒於命運,怪罪於疾病,還有剝奪了他們親人自主能力、踐踏了他們未來的不明冤屈。
他們為親人設定的目標是「希望他好起來」。但這往往不切實際,因為他們不可能完全掌控自己親人的人生和未來,他很可能永遠不會康復,永遠不會好起來。明知如此,他們卻還是懷抱希望,相信堅持下去能讓這一切都有意義。
(本文摘自/沒關係, 你可以哭出來: 一場長期照護者們的內在療癒之旅/平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