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歐盟、澳洲、韓國等地紛紛立法,要求這些跨國網路平台在引用當地新聞報導時,必須支付費用給媒體公司,以解決媒體的燃眉之急。(圖/取自網路)
作者/李貴敏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於民國76年7月14日宣布:台灣地區自翌(15)日零時起解嚴,開放黨禁及報禁。台灣的媒體自此蓬勃發展,然經過三十餘年來的變遷,媒體成長不盛反衰,究其原因卻是網路平台的崛起,支持媒體成長最主要的經費來源-廣告收入轉移到網路平台上,媒體業只分到剩菜殘羹。
依據相關資料顯示,台灣有線電視廣告收入從2011年的212億元高峰,下滑至去(2021)年的150億元;而目前台灣整體報業廣告收入竟僅剩14.1億元。反觀台灣網路廣告收入則攀升至去(2021)年的482.56億元,且大部份的廣告收入由大型國際網路平台業者取得。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針對網友的社群通訊使用行為調查顯示,「限時動態」已成為2021年最吸引網友的資訊形式。而網友日常接收資訊模式為「先看私人再看新聞」,且網路新聞比例已超越傳統媒體媒介。據調查顯示,過半網友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瀏覽「Line聊天群組(55.3%)」,其次依序為「Facebook(41.6%)」,其後才是「網路新聞(26%)」、「Instagram(18.1%)」與「Line Today新聞(17.9%)」等。不過18~19歲族群起床最優先瀏覽的並非Line而是Instagram,且Instagram也是18~29歲族群優先瀏覽的前三名管道,反映出年輕族群對IG的黏著度。
路透社也在2021年1月底進行調查,發現到全球用戶,高達66%閱聽者使用一個以上的社群平台接收新聞消息。其中,使用Facebook獲取新聞的比例最高,來到32%,YouTube緊追在後,20%用戶在此獲得新聞資訊,而比起從新聞媒體的網站獲得新聞內容,年輕一代習慣從社群平台或聊天軟體中接觸新聞。
也就是說大多數現代人看新聞的方式,已經從以往看紙媒,演變成看媒體網站,然後現在則是透過社群媒體觀看轉貼的新聞報導。也難怪企業主都把廣告刊登到網路平台,平台大賺廣告費用,而真正生產新聞的媒體業卻無廣告的支持。
以大陸的「今日頭條」APP來看,它沒有僱用任何記者,只聘用工程師、資訊人員撰寫APP,把媒體生產的新聞報導盡納其中,透過演算法,讓每個人打開APP時,看到的頭條新聞都不一樣,完全展現讀者喜歡的新聞,然後每看完一則新聞,再利用演算法計算,繼續推薦讀者想看的新聞。據統計,平均每人每天要花50分鐘待在這個APP上,以至於大陸的新聞網站幾乎無人瀏覽。也因此,在媒體不再授權該APP引用後,才把讀者流量引流回來。
就此,不少業者分析,Google及臉書等大型網路平台近年來可以快速搶占廣告收入,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大量使用新聞內容來引導流量,但是卻不負擔費用,以至於費用多由媒體業者承擔。又鑒於網路平台可吸引大多數的讀者,廣告商就把廣告投放到此處,而不刊登在媒體網站,而對聘用大量記者及編輯的媒體業者十分不公平。
另一方面,媒體業為了讓自己的新聞有更高的曝光率,只能研究Google、臉書等網路平台的演算法,希望報導的新聞能符合這些網路平台的演算法規則,招攬更多人來閱讀,而網路平台則是一再更換演算法規則,不讓業者猜測到演算法規則。
但不論媒體業如何配合網路平台的演算法規則,以獲得高曝光率,但仍舊收不到經費補償,導致媒體業者愁雲密佈。近年來,歐盟、澳洲、韓國等地紛紛立法,要求這些跨國網路平台在引用當地新聞報導時,必須支付費用給媒體公司,以解決媒體的燃眉之急。
其實,我國也應該師法各國,透過立法或現有的機制,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也好讓彌補媒體業者製作新聞的成本花費,才能持續維持或強化新聞的品質,也讓讀者能透過優質的新聞報導增長見聞或互動。
作者簡介
李貴敏,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太平洋大學法學博士及法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Baker McKenzie 國際資深合夥人、海基會財經顧問。
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優秀司法正義立法委員,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司法法制委員會優質立委,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全院表現優質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