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李貴敏新思路》洞燭機先斷未來--平台的輿論控制

優傳媒/ 2022.07.11 16:37

希望NCC懸崖勒馬,以蒼生利益為念,看見利弊得失,調整政策,注意網路平台的運營模式,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才夠得上是個為民服務的政府。(圖/取自網路)

 

作者/李貴敏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公布《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打算監管網路平台,並對於特定言論,在法院裁定前,可以要求網路平台(中介服務)業者,在該篇文章或影片加註警語,且時間長達30天。這種讓行政權擴張的做法,令人痛心疾首。但不思進取的行政單位真想保障網路使用者的基本權益嗎?

 

相信大家加入網路平台時,常被問希望在這個平台上獲取什麼樣的東西?但是隨著時間經過,平台推送的卻常與原本填寫的選項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所以就是從瀏覽的資料分析的結果。

 

以美國職棒大聯盟選秀為例,假設候選A曾多次入選明星賽,但在33歲那年的比賽突然走下坡,表現不佳,則在面臨球隊續約的時限,球隊是否要跟A續約是如何決定的呢?

 

其實,大聯盟對球員一直都有完整的記錄,包含每年身高體重的變化、打擊率起伏,守備的失誤率等等。假設數據分析師從歷年來記錄裡發現有27位球員資料跟A的資料類似,則球隊就會用這27位球員在33歲之後的表現評估是否與A續約?續約幾年?

 

易言之,個人的資料越搜集的愈多,就越能判斷他的行為或抉擇;而隨著網際網路發展,人類在網路遨遊的記錄也被全部記錄下來,許多平台就利用這些記錄來分析使用者的決定。

 

就此,川普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獲勝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川普團隊僱用了劍橋分析公司,並使用了該公司的「這是你的數位生活(thisisyourdigitalife)」App。透過約27萬人下載該App,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交出居住位置、朋友名單,以及按讚的資料等等訊息,再通過該27萬用戶的臉書,收集到5,000萬筆個資;再將這些數據建成心理模型,分析這些人的喜好、興趣、情緒、個性,和對特定議題的喜好,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政治立場等資訊。

 

該公司又設定不同的標籤(tag)來分析各個人。依照電腦計算,每個人都含有5,000個數據點,透過這些數據點的累加,就可以把人依據「標籤」細分成複雜而精確的群體。

 

其次,再依據每個人不同的特質提供其等偏好的資訊,其中可能包含了真訊息與假消息。例如:提供特定選民支持擁有槍支的宣傳片,表示強盜登門入室搶劫,屋主因擁有槍支而能自保。或對於個性親和的選民,則提供在夕陽西下時,父親帶著孩子在森林舉槍打野鴨,充滿安詳的宣傳片。

 

透過這樣不斷填充資訊,川普逐漸改變了許多選民對他的印象,最後也成功贏得美國總統的寶座。

 

祗是,選後由於這些事件的曝光,美國政府才開始監管網路平台對個資的使用方式,如今在美國巳無法合法透過臉書獲取第三者相關的個資。

 

關於網路的監管,對岸也有。以叫車為例,大陸網友就表示用Apple手機的車資會比用Android手機消費者要貴。後來發現是因為接單的車型都比較好,所以費用都比較高;另外就是使用Apple手機的消費者獲得優惠券的機會也較少所致。其後行政機關調查發現,因為開發該款叫車軟體公司的基本設定就是認為使用Apple手機的消費者經濟狀況較好,較不在乎些許金額差異,所以配給車款的等級較高,優惠券也較少。

 

另外,行政單位也注意到,如果固定使用某軟體購買機票的消費者,在同一時間同一段旅程的同一航班,其所購買到的機票價格就是比經常使用不同軟體購票比較價格的消費者價格為高。行政單位發現該軟體公司認定反正此類消費者較不比價,就給他貴點的機票價格,公司也可以獲得多一點的利潤。

 

凡此種種均顯示值此大數據時代,擁有消費者個資的網路平台運用消費者個資時可能出現令人憂心的問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該管的事不管,NCC心中祗有假藉「避免或減輕公共利益之危害」或貼標籤來恐嚇人民,以達箝制言論自由的目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希望NCC懸崖勒馬,以蒼生利益為念,看見利弊得失,調整政策,注意網路平台的運營模式,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才夠得上是個為民服務的政府。

 

(作者言論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李貴敏,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太平洋大學法學博士及法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Baker McKenzie 國際資深合夥人、海基會財經顧問。

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優秀司法正義立法委員,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司法法制委員會優質立委,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全院表現優質立法委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