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冠後遺症很「傷心」!醫警告「心肌炎」機率比打疫苗多10倍

優活健康資訊網/曾心盈 2022.07.04 09:30


在全世界逐漸與病毒共存後,大家熟知康復後的小毛病多以呼吸道症狀為主,但你知道新冠病毒也會攻擊心血管系統嗎?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指出,已有非常多研究發現,長新冠會影響心臟血管系統,根據部位不同,會衍生出不同疾病:



  • 若發生在心臟:新冠病毒除了在急性感染期有所謂的「心肌炎」,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問題,其後遺症包括各種心律異常所引發的不適,時間可能長達半年以上。
  • 若在心血管:研究發現有些痊癒後的患者,可能有易引發血栓生成的體質,尤其是靜脈血栓生成,進而造成血管阻塞等問題。民眾若自身有心血管或高血壓病史,更是高風險族群,需謹慎留意。


染疫後得「心肌炎」比打疫苗高10倍

感染新冠肺炎後,發生心肌炎的比例為萬分之個位數,遠比因疫苗接種而引發副作用心肌炎的比例(平均為百萬分之十位數)還高出10倍以上。現已有許多研究發現,許多染疫民眾即使已度過心肌炎急性期,但仍可能有其他後遺症。

施奕仲說明,新冠病毒在體內會直接攻擊心臟,讓心臟肌肉細胞發炎,就是心肌炎。而有研究發現,發炎過後,在心臟肌肉細胞間多了許多「基質」(Substrate),可能就是誘發心律不整的來源。

目前有心肌炎或心律不整的民眾,多數以藥物來控制,且能控制良好。但是否有機會痊癒尚不得而知,仍有待未來更多觀察與研究。建議有症狀的民眾可每1~3個月定期追蹤。

若民眾在染疫後對心血管狀況感到擔憂,施奕仲建議,可透過以下檢測評估健康狀況,頗具臨床參考價值:

  • 靜止心電圖,有需要時也可用24小時Holter’s攜帶式心電圖儀監控,甚至48小時或72小時的追蹤。
  • 運動心電圖,透過高負載壓力測試心臟反應,辨別是否誘發心肌缺氧或心律不整。
  • 心臟超音波,深入瞭解心臟結構面與功能面的各項數據。
  • 高敏度C反應蛋白(hs-CRP)或紅血球沉降率(ESR),為發炎性指標,再加上血液常規檢測CBC(全套血液檢查)、DC(白血球分類)。
  • 腦利鈉胜(BNP或ProBNP),慢性心臟衰竭指標。


染疫後應留意「血栓生成」警訊

也有部份研究發現,染疫後部分康復者身體會有容易導致血栓生成的現象,而實際發生的原因目前尚無定論。如民眾發現有胸痛、胸悶、呼吸喘、皮下異常出血、肢體異常腫脹、血液回流異常等症狀,也需留意。

施奕仲指出,確診後一旦發現易有血栓生成的體質,都要多留心。最麻煩的是,不確定血栓會跑到哪個器官系統。

若是靜脈系統的血栓,生成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症狀,如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引發腳腫痛;或是也可能進展導致肺動脈栓塞,肺壓增加,呼吸變得更急促、更喘。

若是腦部靜脈竇血栓,則可能先頭痛而慢慢出現中風相關症狀。若是動脈系統血栓,就會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梗塞性中風、周邊動脈阻塞等,不可不慎。

若想瞭解是否有血栓生成,可透過抽血或檢查參考以下數值:

  • D-dimer:可瞭解是否有血栓生成。
  • 血氧偵測SpO2:正常值為97、98、99%;當低於93%時,先排除機器感應故障後,要特別留意肺微血管網是否有因為血栓而塞住。
  • 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等指標。

延伸閱讀:
咳嗽、呼吸困難如溺水⋯醫警告:聽診出現「爆裂音」肺恐已纖維化



「長新冠」保養心血管:有氧運動、抗發炎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至今,帶給世界的影響深遠,雖一開始新冠病毒主要是攻擊呼吸系統,但在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比例卻快速增長。施奕仲分享,規律的有氧運動,均衡的飲食營養,甚至補充抗發炎的保健品,如EPA/DHA等,許多其他的營養素也被發現對長新冠有正面的改善,這些都是每位民眾都可在生活中輕鬆落實心血管保養的好方法。

施奕仲提醒,染疫後若有心律不整或是心跳變快的狀況,也不要過於擔憂,也可能是外在因素,例如心理壓力導致,提醒民眾1個月內可積極觀察,若超過1個月仍無改善,建議進一步追蹤檢測。長新冠的影響深遠,仍有待所有民眾一同努力,以正向、積極樂觀的身心,迎接未來。

延伸閱讀:
新冠確診者小心!專家:沒做「3招復健運動」當心後遺症纏上你

熱門關鍵字:

好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