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椎體壓迫性骨折的病患提升醫療安全性、減輕病發症及醫療負擔,中央健康保險署今(30)日宣布,明起用於椎體成形術所需具顯影效果的「脊椎骨水泥」醫材納入健保給付,病患治療可省下約 6 萬多元。
健保署指出, 7 月 1 日起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每位病人最高給付 68,000 點,健保給付每位病患每次手術 1 組 (包),估計健保一年投入 2.0 億點預算支應,約有 4,300 名病患受惠。
椎體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骨塊或椎體塌陷造成骨折,導致嚴重的疼痛、變形和身高減少,常見發生於胸腰椎;胸、腰椎壓迫性骨折,主要臨床症狀包括產生持續性疼痛、駝背、神經損傷,甚至呼吸困難,經常造成老人背部疼痛或變形,但是長時間臥床更易造成患者加速的骨質流失,導致功能喪失,甚至影響生命。
健保署指出,治療此類骨折目的是希望重建脊椎穩定度、減少疼痛、恢復活動能力。一般來說,保守治療方式,如: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穿背架、物理治療等,待骨折自然癒合,緩解疼痛,但若有明顯神經壓迫症狀、劇烈疼痛與無力,則建議採手術治療。
健保署表示,傳統手術方式包括實施神經減壓手術或合併脊椎融合骨釘固定術,然因多數病人有骨質疏鬆,將鋼釘架在疏鬆的骨骼上,穩固效果不佳;且手術時間較長、傷口大癒合時間久,若年紀大病人或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容易產生併發症。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根據「骨科特材給付效益評估研究案」及醫療科技評估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 報告,考量若臨床選用椎體成形術來重建脊椎穩定度,緩解疼痛所使用的「脊椎骨水泥」相較於健保給付的骨水泥,具顯影效果、低溫黏稠度高減少發生併發症,對病人更具安全性可減少發生再次手術或感染,縮短住院天數,特別是脊椎骨水泥針對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壓迫性脊椎椎體骨折,具臨床必需性。
文/陳芝瑄、圖/吳翌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