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上班族理財五撇步-第三步:投資商品樣樣賺

威傳媒/威傳媒Max 2022.06.29 09:41

(撰文:富足家機構創辦人黃義盛)
上一篇:上班族理財五撇步-第二步:風險控管保平安
下一篇:上班族理財五撇步-第四步:市場趨勢獲利翻

  說明完理財該注意的步驟和風險,相信大家很好奇到底可以透由理財步驟所節省下來的錢可以投資些甚麼?因為大家已經了解更自己和市場的風險了,總該好好在市場大顯身手了吧!這時我常常問同學:大家覺得甚麼投資一定不會賠錢?從定存、基金、房地產……等答案都有,其實所有投資工具一定都有風險,唯有”投資自己”沒有風險,因為知識就是力量,資訊的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而市場經驗值更是無價!所以當對某一投資領域無知或過於自信都是極大風險,這部分就是要提醒大家在投資市場一定要跟對人且隨時學習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一樣先來定義甚麼是投資:

  1. 投資:
    經過研究且評估自己可承受的風險跟報酬來進行投資,不因短期的價格波動就去賺取中間的價差,換句話說投資對於自己投資標的確定性相對高。(通常以年為單位)。
  2. 投機:
    經過研究且對於機率及期望值有一定了解後進行短期的交易,目的是從價差中賺取報酬,換句話說對於自己買賣的標的確定性相對較低。(通常以日為單位)
  3. 賭博:
    不經研究就盲目的跟隨市場耳語或馬路消息就進行投資,賺錢與否完全憑運氣,換句話說賭博是對於自己投資標的完全不了解! (通常以感覺為單位)。

舉例來說:
  林小姐有筆資金想做完善的規劃,希望每年可以領取穩定的收益,因此他在做完功課後,把一半的錢拿去買不動產債權收取利息,一半的錢買入穩定配息的ETF。他不因投資標的高低做買賣,每年穩定領取的利息跟股息。【這是投資】
陳先生手上有些閒錢,喜歡追求買低賣高的快感,今天新聞爆出台灣疫情又變嚴重了, 他判斷疫情相關類股短期內上漲的機率高,因此決定買進,等到獲利達到設定的標準隨即賣出。【這是投機】
  高太太在買菜時聽到隔壁的大嬸說,最近俄烏戰爭黃金上漲很好賺,每天都在漲,短短幾天已經賺了一台車子。雖然高太太不懂黃金,但聽了後很心動,馬上跟著買入黃金商品。【這是賭博】
釐清投資的定義後我們來介紹市場上最多上班族朋友做的投資工具,這邊老師幫大家做簡單的分類:傳統金融類產品及非傳統金融類產品,本次主題僅先做初步簡介,日後再和大家分享各式產品的詳細內容:

一、 傳統型金融類產品:1、定存2、儲蓄險3、債券4、外幣買賣5、信託基金(一般簡稱基金) 6、ETF 7、股票8、衍生性金融商品

二、 非傳統金融類產品: 1、虛擬貨幣2、房地產

  以上為目前市場最多人選擇的投資工具分類,投資這回事很主觀,青菜蘿蔔各有喜好沒有對錯,但一般投資大眾最喜歡的判斷就是結果論!只要有賺錢就是對的!?這也就是為何大多投資人淪為人云亦云的投機戶!很多散戶喜歡投機做短線,這沒有好壞只有適合與否,以做多人投資的股票市場舉例:在台灣一次股票買賣交易所需付出的成本大約是0.5%,(手續費的公定價格為0.1425%,買進、賣出都要收一次再加上千分之三的交易稅),看起來不多,但如果頻繁的買賣進出,假設總資金周轉十次(買進、賣出各十次),那就是5%的交易成本了!也就是你至少要有把握創造5%以上的獲利才是真賺錢,相反的,如每年才買賣一次,那等同每年只對你造成0.5%的費用,影響相對小很多。

  無論金融產品哪種都有人賺錢、但賠錢的更是大有人在,所以建議一般上班族因為不熟悉市場不建議做短線交易,真的有興趣應該多學習及找專業老師諮詢,避免自恃過高造成虧損!
最後列表統計分析常見市場投資工具給大家做參考:

 常見的市場投資工具
常見的市場投資工具
常見的市場投資工具
常見的市場投資工具

財商醫生 Eason 黃義盛

現任

  • 富足家機構 創辦人
  • 富足家股份有限公司 負責人
  • 北京富足家文智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 中關村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領袖達人商會 創會會長
  • 台北蓬萊獅子會(43屆2018~2019)會長

富足家機構創辦人黃義盛曾經破產二次負債千萬,靠過人的財商及資產配置三年內翻身年收千萬

經歷

  • 瑞集腦神經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 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本分析師
  • 專業投資機構講師
  • 知名大型聯誼活動 創辦人

暢銷書著作

  • 從魯蛇到魯夫的創富之路
  • 財富寄生

富足家機構 https://www.everrich.vip/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

延伸閱讀:

  1. 上班族理財五撇步-第四步:市場趨勢獲利翻
  2. 上班族理財五撇步-第一步:理財範圍面面觀
  3. 上班族理財五撇步-第二步:風險控管保平安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