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加倍難度相得「腎」歡 花慈完成「雙腎移植手術」

慈善新聞網/ 2022.06.14 10:06

為了順利完成手術,花蓮慈院出動三位主治醫師和三位住院醫師,以及麻醉、護理、行政團隊等前後超過十五位同仁共同進行。

       花蓮慈濟醫院2022年6月完成東部第一例雙腎移植,將器官捐贈者的兩顆腎臟,同時移植到一位受贈者身上,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陳言丞表示,相較於一般單邊的腎臟移植,雙腎移植手術時長加倍,創口也更大,對手術團隊和受贈者來說都是挑戰。接受雙腎移植的的徐先生洗腎將近二十年,曾歷經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如今受贈器官重獲新生,徐先生說:「真的很感恩器捐者,他們都是生命的勇者,是捨身的菩薩。」

   由於捐贈者年齡較長,腎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僅移植一顆腎臟到受贈者身上,可能會無法負荷身體正常的運作,出現腎臟功能延遲恢復的比率較高,同時長期的腎功能也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受贈順序排前的患者在與醫療團隊討論過後,都選擇放棄這次機會。陳言丞主任說,徐先生已經等了十幾年了,錯過這次不知道下次還要等多久,所以,在其他醫院都沒有配對到情況下,陳言丞主任提議進行「雙腎移植」,醫療團隊與徐先生決定接受這項挑戰,將兩顆腎臟同時移植到徐先生體內。

   「如果一個不夠用,那就用兩個。」一般而言,腎臟移植手術是進行單顆腎臟的移植,手術進行時間大約需要三個鐘頭,而雙腎移植手術,需要重複兩次摘取和銜接的動作,無論是手術難度、複雜程度、風險都是單腎移植的兩倍,手術時長也要加倍到六個小時。手術中,陳言丞主任與醫療團隊,將左右各自的腎動脈與腎靜脈,分別縫合到髂動脈與髂靜脈上,接上共四個吻合處,再將各自的輸尿管分別接上膀胱引流尿液,終於將器捐者的兩顆腎臟一起移植到受贈者身上。

   陳言丞指出,移植困難程度不僅反應在手術時間長,手術位置也大不相同;單腎移植只需要在患者身側開一個口,將腎臟放入即可,但雙腎移植卻要打開腹腔,因此造成的傷口面積較大,所需的恢復期也更長。為了順利完成手術,花蓮慈院出動包括陳言丞、何靜淳、楊筱惠等三位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以及三位住院醫師,還要加上麻醉團隊、手術室護理團隊、器官協調護理師與社工師,前後超過十五位團隊同仁共同進行。

   受贈者徐先生今年六十三歲,二十年前因員工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自己的腎臟情況不好,被醫師告知需要透析治療,「當時因為工作輪班時間不固定,加上以為自己還年輕,就忽略了身體健康,結果等檢查出來已經來不及了。」徐先生分享,剛開始洗腎令他感到最辛苦的是「忌口」,在飲食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每一次回醫院抽血檢驗,等待報告都像在等開獎,心情非常忐忑,會一直擔心腎臟的情況控制不好,加上退休以前平日白天需要工作,只能在下班後到醫院洗腎,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勉強維持腎臟的運作,令他和家人都感到十分疲憊。

花蓮慈濟醫院器官移植暨捐贈中心團隊合影。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自一九九五年成立,透過器官移植手術,幫助許多患者重拾健康。徐先生自從檢查出腎臟損傷嚴重,就一邊洗腎,一邊加入了等待器官捐贈的行列,但這條隊伍排隊的人很多,他等了十幾年,數年前好不容易有一次機會,人已經抵達醫院,換好衣服、躺在病床上做準備,卻在手術前被告知捐贈者的器官因感染而無法進行移植。儘管感到遺憾,徐先生仍然抱持樂觀想法:「就是平常心、心存善念,不要想太多,機會一定會來。」

   終於在日前,徐先生等到了器捐中心的配對通知,並決定接受雙腎移植,在花蓮慈院移植團隊的專業和謹慎下,移植手術最終順利完成!目前徐先生術後恢復情形良好,已出院返家。徐太太說,看到先生手術過後恢復自主排尿的能力,雖然先生嘴上不特別說明,但臉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陪伴在他身旁多年,了解他這些年的辛苦,所以,真的很感謝捐贈者的大愛與醫療團隊的用心。如今帶著捐贈者無私大愛的兩顆腎臟,在徐先生體內勤勞地運轉,而徐先生的膀胱已多年不曾使用,手術後難免有頻尿現象;徐先生笑著說自己最近很認真在訓練膀胱,希望可以慢慢恢復膀胱儲存尿液的能力。

   「感恩捐贈者與他的家人,所以,我會更加珍惜這兩顆大愛腎臟。」徐先生表示,即便手術完成了,他也絕對不會因此就放鬆心態,反而會更用心地照顧自己的健康,繼續控制好飲食、適度做運動,保持身體狀態,同時也祝福捐贈者的家屬都能平安健康。徐先生說:「因為我的體內現在有另一個人的器官在努力工作嘛!感恩不能嘴巴講講,我一定不能辜負這份大愛,要身體力行。」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到2022年06月14日為止的資料顯示,2022年已經有386人接受大愛器官/組織的捐贈,目前還在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為10393人,其中等待心臟215人、肺臟92人、肝臟1016人、腎臟7930人、胰臟87人、腸9人、眼角膜1122人。(參考網站 http://www.torsc.org.tw/)

(撰文/鍾懷諠;圖片/黃思齊、施明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