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年在大學考招上犧牲自然科學的做法,他們和產業界人士都非常憂心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優勢連根拔掉,期待趕緊改正愈來愈偏的大學考招制度。(圖:陳良基/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台積電被譽為護國神山,這幾年更成為經濟成長的基石。以半導體為核心的台灣晶片設計、電機電子和資訊科技產業成功發展的背後,其實是有一群關鍵人物在默默地努力和付出。
卓越領航、創新壯遊
2001年,EE Times有篇《Taiwan strikes out again at ISSCC》的報導,嘲諷台灣是全球晶片設計的重鎮,但在國際最重要ISSCC會議竟然連續五年沒有論文。
這篇報導批評台灣不是沒有做此領域的研究,而是台灣的研究者做得沒有像其他國家好。時任台大電子所長的陳良基率領一群教授展開了「從零到英雄」的反攻計畫。
積極創新、劍及履及
陳良基是國內第一位VLSI/CAD領域的博士,也是此一領域的開宗祖師。他推動的三件計畫對於台灣半導體和IC設計業的發展帶助很大,也影響深遠。
一、臺大電子所在陳良基和他的團隊的創辦規畫下,推動被稱為「良基變法」的制度改革,使臺大的研究和產學制度脫胎換骨,連續六年發表全世界學術界最多的ISSCC論文。
呂學士教授稱這一段變革為「從零到英雄」(From Zero to Hero )的淬鍊過程,台灣IC設計領域的學術躍昇了,也開創了今天IC設計和半導體產業的榮景。
陳良基與交大沈文仁、清大林永隆和成大劉濱達等教授合創「CIC晶片設計製作中心」;和清大林永隆及交大任建威教授啟動「教育部VLSI教育改進計畫」;和清大資科系張文教授合作加入教育改進計畫,並創辦「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競賽」,展現台灣在EDA領域的實力。
此一跨校專業聯盟並結合產官學,做前瞻課程規畫和各項配套活動,2006-2014年,台灣在EDA領域最頂尖的國際會議DAC和ICCAD論文發表數奪得全球第二名,僅次於美國。臺大16年來DAC和ICCAD論文發表總數和最頂尖的EDA競賽得獎數都是全球第一。
二、2011年時任台大副校長的陳良基擘畫國內第一個產學大聯盟,成立臺大與Intel的研究中心。它的制度和營運是大型研究中心的典範,包含行政制度、研究討論、審查評鑑、國際交流與成果推廣,大幅提升臺大的國際影響力。臺大在2015年QS電機電子領域的國際排名全球第15位,與其國際交流和研究成果,息息相關。
三、陳良基在科技部長任內積極改善創新創業的環境,延攬國內外創業導師傳授經驗。臺大人要「Create a job, not just take a job!」影響所及,電資學院教授們在三年間共獲得12個科技部價創計畫,創設至達科技等二十家公司。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回想過去廿年陳良基不服輸的產官學合力奮鬥過程,他很感佩IC設計領域前輩們的無私奉獻,大家一步一腳印,一棒接一棒,才有台灣今日半導體等資訊科技產業的榮景。
但是,看到教育部近年在大學考招上犧牲自然科學的做法,他們和產業界人士都非常憂心它會把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優勢連根拔掉,期待教育部不能裝睡叫不醒,趕緊改正愈來愈偏的大學考招制度。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