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兒童染疫併發急性腦炎,恐有這些後遺症!醫籲:做好3件事預防感染

華人健康網/文/衛福部臺北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 王怡人 2022.06.07 11:30

新冠疫情爆發,傳出多例兒童染疫併發急性腦炎死亡案例,當兒童已經開始施打疫苗的此刻,家長最關心的是如何在疫情中保護孩子預防染疫?不幸染疫後如何預防重症?以及急性腦炎何時變重症? 急性腦炎要小心會有什麼後遺症?醫師提醒,父母要留意新冠病毒兒童急性腦炎與8大重症前驅症狀。

王怡人醫師指出,在歐洲小兒神經期刊,我們回顧性地評估了0至16歲腦炎或腦膜腦炎兒童的神經預後結果。5年的追蹤期間,在101名登記的兒童中,4人死亡,25人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包括癲癇、頭痛、發育遲緩以及情緒或行為改變。

王怡人醫師指出,在歐洲小兒神經期刊,我們回顧性地評估了0至16歲腦炎或腦膜腦炎兒童的神經預後結果。5年的追蹤期間,在101名登記的兒童中,4人死亡,25人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包括癲癇、頭痛、發育遲緩以及情緒或行為改變。

醫師籲:做好3件事有助預防染疫

傳染病三要素,只要破壞其中一環,包括消滅病原體、切斷傳染途徑、增加宿主抵抗力,就能有效的預防疾病的傳播。

如何預防染疫

傳染病三要素,即有病原體存在、適當的傳染途徑、易感染的宿主,只要破壞其中一環,包括消滅病原體、切斷傳染途徑、增加宿主抵抗力,就能有效的預防疾病的傳播。

1.消滅病原體:

環境定期清潔並消毒,尤其是馬桶按鈕、電器開關、把手、各種平檯、3C用品手機等;每天用酒精擦拭;家中分汙染區和乾淨區;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外出回家後立即換洗衣服。

2.切斷傳染途徑:

新冠病毒會經由飛沫接觸、空氣傳染,故應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等。改善密閉空間的通風,如開窗、通風口增裝電風扇、排風扇或空氣清淨機。

3.增加宿主抵抗力:

多補充鋅、維生素C、 D、益生菌、運動、晒太陽、正常作息、充足睡眠。打疫苗可預防重症住院。mRNA疫苗副作用較讓人擔心的心肌炎極為罕見且兒童低於青少年的發生率,打疫苗副作用遠比染疫後的併發症及後遺症低。若有特殊體質,未來有副作用較低之蛋白質疫苗仍建議施打。

提醒家長留意新冠病毒兒童急性腦炎,8大重症前驅症狀包含:體溫大於攝氏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等,請撥119或由同住親友速送醫。

提醒家長留意新冠病毒兒童急性腦炎,8大重症前驅症狀包含:體溫大於攝氏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等,請撥119或由同住親友速送醫。

不幸染疫後如何預防重症

在家可先準備感冒退燒藥,劑量多寡需按照「兒童體重」計算,建議諮詢兒科醫師。若兒童出現以下警訊,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冒冷汗;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3.退燒後持續呼吸喘或胸悶胸痛、唇色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4.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服藥後,症狀若無改善需送醫。提醒家長留意新冠病毒兒童急性腦炎,8大重症前驅症狀包含:體溫大於攝氏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等,請撥119或由同住親友速送醫。

口服型抗病毒藥物

1.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

Paxlovid可降低病毒量,發病5天內使用。兒童、青少年適用對象為年齡大於12歲及體重大於40公斤,未使用氧氣的輕症個案。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例如肥胖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癌症、 糖尿病、先天性免疫不全、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等狀況,需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掛相關門診視訊看診,加速拿到藥物服用。

2.清冠一號

已被證實可抑制病毒,以臨床症狀不好控制的兒童為主要投藥對象。需依不同體重給予藥物,與西藥需間隔2小時服用。

注射型抗病毒藥物

瑞德西韋(Remdesivir)

Remdesivir是兒童族群第一種正式許可的新冠肺炎注射型藥物。Remdesivir適用於出生後28天及3公斤以上至12歲的住院病童,或具有高風險演變為重度新冠肺炎的輕中度病童。「血氧飽和度≦94%」的重症患者或胸部X光片顯示肺炎,療程為5天。具重症風險因子(如肥胖、複雜病史、嚴重遺傳病變、嚴重神經病變、遺傳代謝疾病、鐮刀型貧血、先天性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氣喘與慢性肺病變、免疫缺損),於發病7天內的12歲且體重40公斤病患,療程為3天。

王怡人醫師呼籲,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可減少重症發生。藥物不能取代疫苗,接種疫苗仍是預防感染最根本途徑。但若不幸染疫,需隔3個月後才能接種疫苗。

急性腦炎重症轉折點及後遺症

兒童急性腦炎重症轉折點未知,關於臨床評估與神經預後間相關性的研究有限 。新冠腦炎之致病機轉可能主要機制是免疫系統過度攻擊造成的細胞激素風暴;另因兒童的血腦障壁較不成熟,病毒可能會跑進腦部,傷到血管內皮細胞,讓血液滲透導致腦水腫 。

王怡人醫師之兒童急性腦炎的研究指出,在101名兒童中,4人死亡25人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包括癲癇、頭痛、發育遲緩以及情緒或行為改變。不良預後的重要因素是局部性神經徵、入院時多次癲癇發作或持續癲癇、白血球減少、腦波中局部性慢波或連續廣泛delta波,以及核磁共振中局部性皮質高信號。最初出現局部性神經症狀、視乳頭水腫、肌陣攣性抽搐和頑固性癲癇發作的患者在腦部核磁共振中發現異常的發生率較高。此外,腦波局部性棘波或連續廣泛delta波的兒童核磁共振異常的發生率也較高。

染疫後併發後遺症

除腦炎外,要注意如果孩子染疫好了卻突然發高燒3天以上,或出現皮疹或嘴唇舌頭發紅,嘔吐、腹痛、拉肚子、 頭暈、 喘等症狀,要小心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需即早就醫處置降低死亡率。

未來應以資訊科技如穿戴監測裝置輔以臨床病徵變化及不同發病日的生物指標,找出病徵快速惡化的風險因子(如持續嘔吐、抽搐) ,進而建立預測模型,決定風險指標閾值。並納入病毒量(Ct值)和免疫反應生物指標和中和抗體幫助醫師判斷要治療病毒還是治療免疫風暴。即早發現高風險患者,即早給予高流量氧氣或類固醇、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生物製劑藥物治療,盡速阻擋病程惡化。

參考資料:

https://www.gilead.com/news-and-press/press-room/press-releases/2022/4/veklury-remdesivir-is-first-and-only-approved-treatment-for-pediatric-patients-under-12-years-of-age-with-covid19

本文作者/衛福部臺北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王怡人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407/89044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