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鏡像映像 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

民生@報/ 2022.05.19 18:03

【文/陳小凌】當今媒體科技與消費文化的快速發展,影像已成為生活中的日常景觀。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5月19日推出開館週年特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聚焦1980年代至今臺灣影像藝術創作者的視覺敘事,探討攝影及影像藝術與臺灣文化景觀之間的關係。

 

柯錫杰〈鬥牛〉,1979,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策展人邱誌勇教授以「景觀」為命題,集結柯錫杰、張照堂、郭英聲、章光和、袁廣鳴、邱國峻等23位不同世代藝術家,總計展出176件作品,涵蓋心象攝影、紀實攝影、影像裝置、實景掃描攝影、數位合成等多元類型,呈現臺灣當代影像藝術豐沛的創作能量。

 

「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覽,由「鏡像世界」與「映像人間」兩個子題對話,透過「世界—自然景觀」、「社會—文化景觀」、「自我—身體景觀」三條軸線交織。展覽關照生命記憶及生存環境內在感知的思辨,以及人與土地的關係,探究臺灣族群、社會變遷、文化景況等社會人文;參展藝術家或以紀實方式剖析社會議題、或藉數位媒材創作影像表述當代觀察、或以獨特視像展現奇觀視界回應趨勢脈動,呈現不同的敘事主題與創作特色。

 

邱誌勇認為,數位裝置的便利性與功能性,使「攝影」蔚為風潮,也讓我們身處於前所未有、高濃度的影像世界,影像不僅是對現實世界的再現,然其背後更存在複雜訊息操作機制。因此,「鏡像.映像」展覽將歷史脈絡中各創作者的影像獨特性重新命題,以主題為依歸,透過景觀社會的角度,討論影像的本質、美學的轉變與多元文化的交會。

 

張照堂,《社會記憶》:澎湖望安,1983,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甫於2022年4月開館滿一週年,開館週年「鏡像.映像」特展,展現臺灣當代藝術家敏銳的創作意識、勇於思辨的精神,透過風格獨創的構思,回應臺灣社會、政治、文化、人文思維、時代風潮的承轉與變化,帶領觀眾重新觀看生活世界中的視覺文化現象。

 

「鏡像・映像」展覽作品由80年代跨越至當代,創作者藉鏡頭捕捉各種自然景觀與文化意象,在關照自我的同時亦觀看他人、關懷社會,呈現極具實驗與開拓企圖的臺灣當代攝影及影像藝術風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