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慈中高一合心王以安;感恩班吳宣穎、邱于珊、林郁珊,以及知足班陳亞昕五名住家皆在安平五期重劃區附近的學生,自小看著五期重劃區由荒涼的魚塭逐漸蛻變成繁榮的都市地景,這樣的變更讓她們對都市更新相關法律與經濟議題感到興趣。剛好在這學期多元選修課程與成大首次合作開課,五名學生在與成大法律系大一生張育爾學長多次討論後,將行動探究的議題焦點放在都市更新是否能納入社區創生的概念展開,期待達到一個具有人情味的地景,而非冷冰冰都市叢林。
歷經長達兩個多月的討論,選定了由國發會主導地方創生介入的左鎮區;由大學社會責任(USR)參與的龍崎區,以及由政府都市更新著手擘劃的水交社文化園區,期望從三種不同的創生模式中比較異同,過程中育爾學長帶領著同學們比較日本都市再生與都市更新之間的差異,從法律條文中看見兩者的異同;同時規劃了左鎮老街、崎聚市集以及水交社眷村地景之考察行動。
在左鎮街上,以安與郁珊觀察到在地很難看見年輕人,多半都是一頭白髮的老年人,體驗到青壯年人口外流,區域內嚴重高齡化的問題,班距一小時的公車,讓人不由得擔心這裡的生活機能與醫療照護資源是否充足。根據在地攤販說法,十多年前臺二十省道原本預定要沿著左鎮市區進行拓寬工程,但卻因為無法徵求到全部地主的同意,最後改走「外環道」,加上2014年臺84線東西快速道路通車,青果市場人潮急遽下滑,玉井反而超越左鎮市場成為淺山蔬果集散地,寂寥的場景難以想像當年這裡曾聚集上百攤販。
宣穎與于珊針對先前訪談山海屯負責人的對話提出了看法,認為臺南市多半觀光資源都高度集中在舊市區,光靠新化老街、山上水道博物館以及左鎮化石館的人潮,想以民宿、餐飲業復興此區恐怕有些挑戰性;但同時也期待可以藉由地方創生,將老屋內的故事透過老屋新力被訴說,讓遊客能從中看見地方創生帶來的改變。
結束左鎮的觀察,順著國道三號進入另一個同樣受限地形崎嶇,飽受人口外流、高齡化之困境的龍崎區,過去曾坐擁左鎮、關廟、旗山、內門之山產蔬菜、竹製品集散地,原本人聲鼎沸崎頂市集逐漸沒落。在「2019龍崎光節—空山祭」帶來空前成功,更被眾多網友喻為「最美山林燈節」,結合周遭竹炭故事館、崎聚市集、文衡殿,在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堪稱山中夜光聚落。
然而「山空人不空」這樣的理想始終力有未逮,受限於燈節的期間限定以及交通腹地的影響,遊客多半一次性旅遊後,就很少再踏足龍崎,在燈節結束後的龍崎也回到了平日蕭條的景象,然而盧彥博先生在地經營采竹生活館,仍致力希望能憑藉自身科技廠背景的經驗,將「科技旅遊」帶入偏鄉,讓龍崎的農產、加工與藝術能透由網路再次被大家看見。
歷經兩處偏鄉的走訪,回到市區的水交社,走進水交社,映入眼簾的會是三塊界線有別的拼貼地景,于珊與郁珊觀察到文化園區由於僅保存日式建築群以及部分眷村巷弄,會有日式與眷村文化的混雜感,若沒有走入歷史館,真的很難一眼看出這裡曾是眷村;走在周圍重劃後的高樓大廈,以安發現到周圍大樓與過去文化地景的連結是非常弱的,難以察覺過去人們生活的痕跡;進入南側的警察新村,宣穎感受到時光彷彿靜止了,紅牆、紅門與窗花仍在,但部分眷舍內早已人去樓空,留下殘破的建築。
透過社區走讀踏查將行動議題探究結合生活,深刻體悟到文化可說是一個城市的基礎,城市的發展與在地文化息息相關,建設雖然可以使城市擴大,但文明可以使一個城市偉大,考察地方創生、USR以及都市更新三種不同的開發模式有高齡、偏鄉及眷村文化的保存等各有發展困境,了解許多人努力讓這些社區創生朝著永續發展,同時也藉由社區踏查後的收穫,讓學生深入思考學校位於安平五期,在都市急速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文化與地景值得我們極力保存與紀錄。
(撰文:李建霆、林昱汝/攝影:李建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