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曾宏智與李慧宜2位「半農半媒體工作者」的敏銳視角,《米倉的孩子》紀錄片完成拍攝剪輯,這部影片記錄了農民對於土地的情感,學校對於食農教育的堅持,以及更多人對於農業文化傳承的期待。 「救農田!顧飯碗!」 農民集體抗議水利署,原本要在高雄美濃龜山地區,推行高美補注區規畫方案,因為這個方案,會毀掉近百公頃的良田,《米倉的孩子》記錄了當時所有的抗爭的畫面,更保留了這一代農民,為了保護先祖田產的努力過程。 高雄市美濃區農友 蕭銘興:「這些農田從前我們還小,算說日本時代過後,光復過後,我們這些田,田地農民開墾出來的良田。」 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總幹事 鍾清輝:「大家很疼惜這個地方,然後我想大家,經過這個討論的方式,也會找出一個很好,美濃發展未來的一條路。」 「這塊田,上一季我種玉蜀黍。」 ,由於這部紀錄片的雙導演,李慧宜與曾宏智,也是農業耕作者,平常都有自己農忙的時刻,因此透過他們對於土地的情感投射,更容易觀察到紀錄片,應該要捕捉到的情感熱度與議題焦點。 《米倉的孩子》紀錄片導演 李慧宜:「對記者來說我是農民,對農民來說我是記者,既然我的身分這麼曖昧,但是我有一個好處就是說,我可以兩腳跨在這個身分上面。」 《米倉的孩子》紀錄片導演 曾宏智:「做這件事情其實沒辦法去知道,以後會發展出怎麼樣的狀況,但是我認為說他們在一個保種,保農村的種。」 「來保佑,今天小朋友種下稻秧,讓稻秧像小孩子一樣很大棵。」 深入農村土地,學校校園與庄頭人群,《米倉的孩子》歷經3年才拍攝完成,這期間所記錄的影像、聲音與儀式,除了可觀察美濃農村的改變過程以外,更是後代子孫,據以文化尋根的寶貴資產。 高雄市美濃區龍肚國小校長 張二文:「不但記錄了學校方面,對農業的堅持,也記錄了臺灣農村的一個變化。」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執行理事 溫仲良:「了解上一代人怎樣耕田耕作,再來透過耕作去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還有就我們來自於農村的文化。」 稻子成熟了,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裡,割下飽滿的稻穀,這部紀錄片可以看到農忙時刻的景象,農民富足的神情以及小朋友在田間漸漸茁壯的身影,《米倉的孩子》不只是一時一地的影像堆積,更是眾人汗水共同澆灌出的收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