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2022年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 近期報名

客家電視台/胡吰誌 林柏均 蔡奕輝 綜合 2022.05.01 19:15

許多客家鄉親旅居海外,近年客委會,除了透過學術研究和外交等方式,進行全球客家交流,也安排客家後生赴國外參訪,2022年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近期展開報名,廣邀後生世代化身親善大使,拓展視野也推廣臺灣客家。 「請說客語,我教你說。」 切換世界各大場景,以一首《請說客語》帶動跳,2017年啟動的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曾到訪西班牙、德國、法國,及紐澳地區,但由於疫情的關係停辦2年,今年將再度重啟。 以藝術拉近彼此距離,訪問團曾造訪紐西蘭大學,在校園內表演客家歌曲,對訪團成員們來說,要想勇闖各國擔任客家親善大使,英語、客語能力必不可少。 海外客家青訪團成員 曾柏瑜:「(英語、客語)不用講得非常流利,就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客語及英文,講出你自己的想法。」 海外客家青訪團成員 邱瑞麒:「(去參訪的)那禮拜,他們就有做,帶當地的人及旅外的客家人,他們去做藍染的活動。」 2018年曾隨團訪歐的成員邱瑞麒說,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海外臺灣客家鄉親,時時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還邀請外國朋友共下"玩"客家,經驗、觀察多到講不完,有團員回臺後,還將參訪點滴錄製成Podcast節目。 海外客家青訪團成員 劉虹均:「和2019年的團員一起做Podcast,經常會談到這段旅程中遇到的事。」 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其中的國家也是2022年客家青訪團鎖定的重點地區,預計今年暑假,青訪團將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除了聯繫海外客家情感,也實際見習「新南向」國際事務。 客委會綜合規劃處處長 吳克能:「新南向的政策,(星馬地區)客家文化研究,相關的內容也很豐富。」 身為馬來西亞客家人的立委羅美玲,鼓勵成員,盡情探索東南亞客家的面貌。 民進黨立委 羅美玲:「我們那裡吃的這個,鹹茶擂茶其實就是鹹的,那臺灣為什麼後來會變成是甜的,在吃的這方面,同樣是客家人的這個飲食,卻有這麼大的這個差別。」 政府透過年輕世代創新思維,進行雙向交流,拓展客家外交。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