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之路上想要戰勝病魔,充足的營養至關重要,並非不吃就能餓死癌細胞,為了避免營養不良讓病患每況愈下,高熱量、高蛋白是大原則。
惡性腫瘤(癌症)已蟬聯 39 年台灣十大死因榜首,依 108 年衛福部報告統計,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 10 萬人口 315.9 人,有逐年上升趨勢。由於生活型態的轉變,癌症其實和你我距離不遠,無論是本身或親屬罹癌,都該建立對癌症的認知,有了正確的知識與觀念,便能攜手度過難關。
什麼是惡病質?
在談抗癌以前,先來認識什麼是「惡病質(cachexia)」?多數患者並非被癌細胞打敗,而是癌症惡病質所造成的體內發炎,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不支。當患者在 6 個月內有非自主的體重下降 > 5%,或是 BMI 值 < 20,骨骼肌逐漸流失等即是惡病質的徵兆。
惡病質會讓身體代謝異常,處於分解大於合成的狀態,出現厭食、倦怠、消瘦憔悴。為了避免變成皮包骨,積極地營養照護是必須的,在接受治療前就可以儲備好體力,存好本錢因應未來的放化療。
高熱量吃多少?適量醣類可預防惡病質
網路謠傳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癌友不該吃澱粉,或要少吃才能餓死癌細胞,這都是不正確的概念,並非不吃就能讓癌細胞投降,反而更需要醣類(澱粉)提供能量,支撐治療期間的體力,預防惡病質發生。
身體吃足需要的熱量,才不會耗損肌肉。癌友需要的熱量一般在每公斤體重 25-30 大卡,依照病況不同會有個別調整,需要增重、接受放化療、骨髓移植的患者會再提升到每公斤體重 35 大卡。
高蛋白吃多少?雞精、肉湯非優質蛋白
蛋白質是器官、組織建構的主原料,可幫助肌肉合成。術後的傷口癒合、細胞修復增加了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建議癌友每公斤體重攝取應 >1 公克蛋白質,通常會提升到 1.2-1.5 公克,且一半以上來自豆魚蛋肉、乳製品等優質蛋白。
有些人認為雞精能滋補身體、肉類熬製的湯精華很多,因此會特別準備這些營養補給品來喝,但其實這些只是輔助性的,無法支持身體修補所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不在燉湯,而是在原型食物!癌症病患的食慾通常不佳,應先吃肉、有胃口再喝湯。
食慾好就多吃!小技巧增加熱量、蛋白質攝取
那麼到底該如何吃到高熱量、高蛋白呢?我們可以從烹調方法著手,將食物勾芡、裹粉,或添加高蛋白粉及適量油脂,增加熱量攝取;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提升攝食量,只要吃得下就多吃,偶爾想吃甜食也無妨!像冰淇淋就是補充熱量和蛋白質的好選擇。此外,也可以選用市售的濃縮配方,做成奶昔、點心,在有限的胃口幫助我們下事半功倍。
癌友所需的高熱量、高蛋白是大方向,針對不同癌症和副作用,建議諮詢營養師依個別狀況調整飲食。治療的路上沒有單一食物是抗癌妙方,唯有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才能全方位地打好基礎。
文/陳筠臻、圖/胡家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