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手」護砌石技藝 3匠師獲榮譽步道師殊榮

客家電視台/錢薇如 林敬祐 臺北 2022.04.23 17:27

在臺灣有許多傳承古道維護技藝的匠師,「臺灣千里步道協會」眼見這些耆老日益凋零,推動了「榮譽步道師」獎項,今天(23日)進行第三屆「榮譽步道師頒獎典禮」,這次得獎的為高齡95歲,擁有卵石工法的客家耆老謝見祥,澎湖硓咕石砌石匠師許仁雄,以及魯凱族老師傅禹弘仁,希望這些珍貴的技藝,能獲得重視與傳承。 「這頭如果滑出來,這石頭會砌的不堅固,這個就是開槽借石。」 今年95歲的耆老謝見祥拿起石頭親自解說砌石䃗的訣竅,從他變形的雙手中,就能看見他歷經的痕跡,擁有一身的傳統卵石工法的謝見祥也認為,這樣的傳統客家工藝應該保留下來。 第三屆榮譽步道師 謝見祥:「從小就跟爸爸一起工作,耕田、耕茶園、燒炭,做工、砌石䃗,這樣學起來的,這客家的文化要保存下來,我今天非常開心。」 「才是好風景。」 資深師傅謝見祥,這次榮獲了第三屆榮譽步道師的殊榮,在頒證典禮這天,他也開心的親自獻聲,唱出一口傳統的客家山歌,讓大家聽到都十分感動,他是在六家地區,能完整傳授,農耕與建築技術的在地耆老。 榮譽步道師審議委員 陳板:「對老的客家人,以前我們的砌石䃗,開圳、砌石䃗的方法,他們來做農田的,水圳、田邊,甚至說石䃗,他們都做這樣的事情,到新的時代來看,這是個最生態的工法。」 「這硓咕,以前在澎湖是非常有用的,以前都沒紅磚,都用這個來蓋房屋。」 澎湖湖西鄉硓咕石師傅許仁雄,擅長將硓咕疊砌做出避風石牆菜宅,禹弘仁師傅在是在屏東部落教授傳統砌石工法,這兩位國寶匠師也榮獲「榮譽步道師」的殊榮,精湛的手作技藝,透過這次頒獎,再次讓大家看見這些珍貴得古老的經驗智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